还不知道:俗语“日不晒根,口不吞阳”是什么意思?晒根与吞阳都有什么含义?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对于这句俗语我们拆开来看,先看前半句“日不晒根”,这句话说的其实是指古代人在房屋建筑上的讲究,日指的是太阳,而根说的是墙根,所以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太阳不要照到墙根,因为在古人受风水学的影响,认为平常所居住的房屋以及所在的土地上,蕴含着一定的气运,而这种气运必须要去维持,如果不这样做,那气运一散便会家破人亡。
而这气运又分阴阳两面,相互平衡,虽然屋内的采光固然重要,但是不可以让太阳过多的照到屋内,尤其是照到屋内的内墙跟,这会致使气运的阴阳平衡被打破,从而影响整个家庭未来的发展和和谐,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太阳光如果照满整个屋内的话会将所有的气运照散,同时也会影响家庭中每个人的运势。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那么房屋中窗户的安放位置和大小显得极为重要,最主要的是不能将窗户建得太高,太大,否则一旦朝向太阳那整个屋子都会被太阳光照满,所以我们平时也会看到一些百姓乃至城里很多高楼大厦,都尽量把窗户的位置放低或是选取合适的位置,同时开口也不会去建的太大。
当然,这肯定不是遵循前面所讲到的那些封建说法,而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室内采光度过高的话的确是影响个人的休息,而且阳光太刺眼的话也不利于个人的健康,窗户的尺寸和高度要根据房屋的朝向以及房屋的大小来选择,要进行科学正确的考量,而不是单纯的去遵循流传下来的俗语,只有这样才能在拥有良好的采光度的同时,还能打造一个舒适安稳的居住环境,这样的房屋想必才是大家理想型建设。
看完了前半句俗语,那我们来说这后半句口不吞阳又表达什么意思?相信很多小伙伴根据前半句俗语的介绍已经能猜的出来,这后半句的俗语同样和房屋建造结构有着直接的关联,首先,口是指门口,吞阳是指门的尺寸不能太大,否则还没等出门,整个阳光就已经从门口照进来,所以简单来讲,就是在建造屋门的时候采用的原则和窗户是一样的,既不能过高,尺寸也不能过大。
要说窗户有这样的讲究也就算了,毕竟影响个人的休息,那这屋门既照不到卧室,也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为什么也要避免采光度过高呢?这主要还是和古人习俗有着直接的关联,在古代因为人们生活比较贫穷,房屋自然也不会建的太大,可屋中不仅要居住活人,还要供奉逝去的先祖,所以很多地方会有把祠堂建在堂前的传统,而这个位置正好正对门口。
可已故的亡灵喜欢比较阴暗的环境,但又不能一点光亮都没有,所以门口怎样去安置也就有了很多讲究,如果照进来的阳光太少会影响整个室内的亮度,时间长了,阴暗的环境会滋生霉菌,更会使房屋的房梁受到潮气的腐蚀,可要是照进来的阳光太多的话,又会冲撞到先辈的灵牌,这无疑是对先人极大的冒犯和不尊重。
不过现在基本上这种传统已经极少了,人们也就不会在意屋门怎样去建,而且就算有祠堂,现在的建筑水平完全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小屋,除此之外,很多人有着喜光的性格,所以无论是卧室还是客厅,都会去选择采光度较好的,就比如有些房屋会建造落地窗,或者是日式的那种推拉门,以提高室内的光照度,总而言之,怎样建设自己的居住环境已经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喜好。
相信大家在看完对于这句俗语的解释后,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不得不说这样的俗语的确是不适合时代的发展,同时对于我们的生活也没有太大的帮助和指导意义,再加上其中的确夹杂着很多封建腐朽的落后思想,这让很多人对于这一类的俗语不以为然,甚至有着一定的抵触和厌恶心理。
毕竟如今的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无论是在建筑领域,还是在其他方面的领域上都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人们已经不需要再通过这些俗语去进行生产生活,如今的时代思想更多的是理性主义,或许在人们眼中只有这样的观念认知才能真正去打造更好的生活和社会,但是熟不知,大家往往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这些俗语,不仅仅具有现实的意义,很多时候也包含了为人处世的大道理和哲学智慧,它告诉后世之人该怎样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又该怎样立身处世,在社会上拥有立足之地,更在很多时候,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激励,这种精神层面的力量往往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它所传递的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着积极向上的乐观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