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惊讶一句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能把自私说得这样理直气壮、大义凛然的,真是不得不佩服这句话的创造者。
不是我危言耸听,这句话给人的感觉就是在为自私披上一层高尚的外衣。当然,懂这句话的人自然它的真正含义,不会随便使用这句话。
但不懂的人则会把它时常挂在嘴边。比如:当他在为自己谋取某种利益,但又可能伤害到其他人的利益时,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他就会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有了这句话,似乎他所做的一切就心安理得了。
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它的原意如何呢?它又是怎样被误传的呢?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的出处是晋朝的一部佛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该经里面是这样说的:
“人生为己,天经地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佛经里面怎么会出现这样劝人为私的话呢?其实,是我们的误解。
一个字的理解区别,就让这句话的意思完全相反,哪个字?
为!
我们现在读的是四声,也就变成了现在的意思;而原文应该是读二声,也就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这个为。为,在这里是动词,“为己”就是经营好自己的意思。
按照这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学会做人,是天经地义的;不会为人,是天理不容的。
你看我们今天把这句话都理解成什么了?我们记住了这句话,却忘了它本来的意思,这就是以讹传讹。
有人不服气了,说这句话还可以追溯得更早,就是战国时期的杨朱学说,它就是提倡的一切为私的观点。
不错,在孟子的《尽心上》等众多经典里,确实提到过杨朱学说,孟子是这样说的: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说:杨子的思想崇尚自我,只要是损害自己利益的事情,哪怕是一点一滴,就算利国利民,他也绝不会做。
孟子觉得这是一种自私。孟子提倡“仁”、“爱”,就是要舍己为人,而杨子的一切为私刚好与之相反,所以孟子对杨子的学说提出了严重的批判。
杨子是谁?
杨子,原名杨朱,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杨朱学派创始人。也许你还没听过这个人,不过他的学说在当时和墨家并称为:“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由此可见其影响力。
孟子比杨子晚出生20多年,基本上小了一辈儿,孟子后来才将儒家发扬光大。
杨子认为:生命诚可贵,不管在任何情况下,活着才为大,自己好才是真的好,别人再好都和你没关系,一切都要以自己为中心,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此,否则,就是违背自然规律,大自然的一切不都是在为了生存而存在吗?
杨子的这种观点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原型。那么他的这种观点对么?
怎么说呢?作为人的本性,他的这种说法没错,但要作为一种学说拿到台面上来讲就有点儿难登大雅之堂了。
人人都为自己而活,那还要这个社会、这个群体干什么呢?人的欲望是不一样的,如果都要让自己快乐,岂不是要将痛苦强加于别人身上?那人类岂不变成动物世界了?
还有一点:如果杨朱学说真的那么好,它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呢?
优胜劣汰,所以,希望大家以后在用这句话的时候,请使用它的正确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