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历史上,乾隆作为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他的长寿也是赫赫有名的,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乾隆皇帝活了多大的岁数?为什么他如此长寿?概因这点秘诀。
乾隆是出生于和平时代的天子,但是有一点却和十分相似,那就是对平民百姓十分仁慈;在乾隆执政期间,他非常重视农民,对于赈灾更是不遗余力。一个太平天子为何如此关心农民的利益呢?
乾隆熟读历史,他深知“”,年间加派三饷,每年从农民身上多搜刮一千多万两白银,动摇了大明帝国的根基,这个血淋淋的教训告诉的统治者:饥饿的农民足以颠覆整个王朝。
明不是亡于,而是亡于万历。乾隆从中明白了只有温饱的农民才是皇权最坚定的支持者,才能使江山万代传承,乾隆必须减轻对农民的剥削,使绝大多数老百饭吃。
乾隆一直鼓励农民开垦荒地不遗余力,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乾隆朝:赈灾为国家第一要务
乾隆执政几十年一直坚持一个原则:“督抚官员失职能从轻处理,唯独在赈灾、有灾不报这事上,从重处置。
乾隆元年,甘肃巡抚许容就因为隐瞒灾情,而被罢官。乾隆七年,两江总督那苏图也因汇报灾情不实,而受到皇帝的严厉申饬。
乾隆26年,山东德州发生大水,大雨不停,导致许多民居被淹,百姓无处安身,而此时德州的最高长官颜希深去省城办事了,城中无人主事,下面当差的不敢私自开仓放粮赈灾。
此时颜希深的母亲站出来说道:”这是什么时候了,还要拘泥于这些制度,再不放粮赈灾,百姓都会饿死。你们只管放粮,日后朝廷追究起来,这罪名由我儿子承担,如果补赔粮食,我变卖家产,也会补齐,不会让你们受到一丝牵连。
在老太太的力争下,仓库管理人员终于打开了粮仓,数十万饥民得以全活。消息传到省府,山东巡抚非常震惊。他们以擅动仓谷,蔑视国家体制为由举报。
乾隆知道此事后,非常愤怒:“有这样的贤良母亲和好官,为国为民,权宜通变,巡抚不但不举荐,还要弹劾,怎么能鼓励那些为国考虑者!”
于是乾隆下旨,这些粮食准许作为正常开销,不用补赔,并且还赐给颜希深的母亲三品封诰。颜希深也因此仕途通畅,一路飞黄腾达,很快高升到督抚之高位。
乾隆的惠农政策
乾隆登基后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免除拖欠多年的农业税,凡雍正三年以前所欠的农业税全部免交。仅仅过了 20天,乾隆再次下旨,雍正十二年以前所有未交的农业税,一律免除。
这一措施使得大清朝的贫困农民们摆脱了多年欠税的沉重负担。在这个以农业税为主的社会,这是一个影响巨大的决定。
而且在之后的60年统治中,在乾隆11年,35年,42年,55年,元年,先后5次免除农业税,根据《国家与社会》统计:乾隆所减免的农业税总数为 2亿两白银,折合人民币304亿元人,乾隆也因此成了中国历史上减免农业税最多的帝王。
乾隆继位后,在《大清律例》中增加了新的一条:“各省官员不得再重新丈量农民土地,也不得强令农民向官府汇报自己开垦的荒地。”
这其实就是变相为农民创收啊,因为开垦的荒地都属于农民自己,也不用交税,在乾隆的鼓励下,全国耕地已经超过了十亿亩,但是国家税收始终只按七亿多亩征收。
1735年12月,刚继位的乾隆,下达了“劝减佃租”的谕旨。
他在谕中讲道:“我减免农业税,地主所得到的好处居多,那些无业的贫民,租种别人土地,终岁勤劳,但是却得不到我的恩泽,还是要按原来的比例交纳地租。这无疑不合适。如果这些受朕恩惠的地主,把所受的恩惠让一半给佃户,那就最好了。”
除了免税救灾、鼓励垦荒等措施之外,乾隆还兴修水利工程,推广红薯、玉米等高产作物。
乾隆执政中前期,政律清明,黄河、淮河、永定河、浙江海塘得到了空前有效的治理,各省主要河道也都得到了疏浚,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对发展农业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18世纪,出现了红薯、玉米,乾隆抓住这两种经济作物大力推广,鼓励人们研究红薯的种植方法。在山东、河南推广红薯种植技术的陈世元因此得到了国子监学正的封号,地方官陆耀因为编写《甘薯录》而被晋升为湖南巡抚。
在乾隆的支持下,四川、湖北、陕西、安徽等省大面积种植玉米和红薯,解决了贫困农民的基本口粮问题。
在乾隆的统治下,中国的人口实现了爆发式增长,乾隆6年全国人口总数为14341万人,到乾隆60年,人口增至 29696万,仅50年人口总量翻了一倍。这一切和乾隆对农民的重视,以及有效的惠农政策是分不开的。
除了功绩斐然外,他的长寿也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
乾隆活了多少岁?在中国数千年的帝王史上,超过八十岁的长寿皇帝有三位:一是南北朝时的梁武帝萧衍,活了八十六岁;二是一代女皇武则天,享年八十二岁,而乾隆皇帝终年则为八十九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其实,乾隆是众所周知的好色成性、纵情声色的风流皇帝,他不仅拥有三宫六院,宫中美女如云,佳丽荟萃,而且六下江南还留下无数风流香艳的历史传说;晚年他与一个异族美女香妃的浪漫传奇,更让后人领略了他的风流好色世上无人能及。俗话说,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那么,乾隆如此风流成性、纵情声色,为什么能成为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呢?
乾隆第一任皇后富察氏是他还未做皇帝的时候就迎娶的嫡福晋。但是,他竟是与富察氏的嫂嫂暗度陈仓,如胶似漆,结果气得皇后一命归西去了。这是乾隆十三年二月里的事。到了乾隆十五年八月,册立乌喇那拉氏贵妃娘娘为新皇后,但他却在秦淮河上的风流快活,把新皇后气得寻死觅活,结果把头上的万缕青丝一古脑儿剪干净,以示抗议。不久,这位乌喇那拉氏皇后也泪尽血枯,命丧黄泉。
当时,在乾隆的后宫中,还有一位宠妃,就是电视连续剧《环珠格格》中所说的那位知书达理的令妃娘娘。这位令妃在历史上也是确有其人。当皇后乌拉那拉氏与乾隆的关系日趋缓和的之时,令妃却在无意中成了第三者。那么,乾隆为何对令妃情有独钟呢?原来令妃乃江苏美女,原名叫魏佳氏,比乾隆小十六岁。更重要的,这魏佳氏聪明伶俐,深谙夫妻之道,她对乾隆的风流艳事采取的基本原则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给了乾隆充分的空间和自由。所以没多久,魏佳氏就从贵人一路晋封为了令妃,直至被册封为令贵妃。
然而,当那位满怀异域风情的新疆美女香妃进京的那一刻起,乾隆立马就把目光从令妃身上转移开来,全部投到了这位浑身喷香的异域美女身上。为了缓解香妃的思乡之情,乾隆破例在皇城禁地,圈处一片少数民族聚集区,安置了随同香妃一起进京的娘家人。除此之外,乾隆还为她配备了厨师,专做新疆饭菜。由此不难看出来,这位身边美女如云的皇帝,此时此刻把所有的心思都扑在了香妃的身上。
其实,不论是两位皇后也好,还是令妃、香妃也罢,都不过是乾隆后宫三千佳丽的代表而已。乾隆一生阅女无数,风流成性,那么,他为何拥有八十九岁的高寿呢?
乾隆生于公元1710年,驾崩于公元1799年,在位六十年,终年八十九岁。
乾隆根据自身体会,总结了养生四诀: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
其中,“十常”为:
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运,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捋,肢常伸,肛常提。
“四勿”为:
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
乾隆喜欢“旅游”,人所共知。他六下江南,三上五台,游览名川大山、古刹旧寺,不少城乡印有他的足迹,“杭州十景”均由他御笔题碑。如此涉足野外宽阔幽静之地,令人心旷神怡,悠然忘返,对身心健康是大有益处的。
乾隆爱好广泛,学识渊博。他爱读书,是封建帝王中少有的多才多艺的皇帝。他情趣甚广,懂满、蒙、维、藏、汉五种文字。
他喜书法,学尊赵体,圆润遒丽,所到之处,御笔题咏。特别可贵的是,他一生中,曾经无数次反复、认真地抄写伟大的佛教经典——《心经》,还有《金刚经》。
他喜诗文,据传他一生写文1300多篇,作诗4万余首。
他还喜欢听戏、观灯、看杂技、滑冰等,并亲自演过戏。这些活动,对修身养性颇有裨益。
乾隆起居饮食很有规律。他早上大约6点多起床,先洗漱后用膳。早餐后,处理政务,然后与大臣议事,午后游览。晚饭后,看书习字,作文赋诗,然后就寝。
他的饮食,多以新鲜蔬菜为主,并且从不过饱。乾隆喜喝茶,对饮用水(御用西山泉水)十分讲究。他还效法祖父康熙,从不吸烟。
乾隆皇帝一生,养生有法,年近九十岁,还思路清晰,自号“十全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