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琉古帝国由塞琉古一世-尼卡托尔建立,是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出现的希腊化王国之一。该帝国从地中海东部一直延伸到印度边境,面临众多挑战,包括内部分裂和外部压力。
塞琉古帝国是希腊化国家中版图最大者,领有西起小亚细亚、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东至阿富汗、中国(时值战国后期至西汉末期)新疆和阿富汗边境帕米尔高原的西部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
因以叙利亚为统治中心,又称叙利亚王国。都城安条克。与其他希腊化国王一样,塞琉古国王把王国视为自己打出的天下。他们也推行国王崇拜,强化王权,宫廷设有宰相、议事会、秘书处,高级官吏由王亲国戚和王室亲信们充任。
塞琉古王朝试图通过各地的希腊—马其顿人城市和移民地来达到辖下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统一,从而保证对各地的控制。城市拥有国王给予的土地,城中也往往有一些当地的居民。
他们或杂居,或住在专门的街区。有的城市由于地理条件优越,发展很快,像首都安条克有居民50万,底格里斯河上的塞琉古亚居民达60万。这些城市有一定的自治权。
移民地则是军事殖民地而非城市,一般设于当地村庄的附近,由服役期满的军人屯驻。他们从国王那里接受必要的土地和安顿费。这种移民地从属于国王,但有自己的官员,对内部事务有一定的权力。
小亚沿岸的希腊人城市,自治性较大。总体上看,新老希腊人城市、移民地都处在国王的控制之下,只是从属的程度有所不同。各种类型的城市与移民地的存在。
虽然确实从外部加强了希腊—马其顿人对当地的控制与影响,但从内部也削弱了国王权力的集中。
这些城市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与其说是政治的,毋宁说是文化上的。它们是希腊文化与当地文化的交汇之地,希腊化文化主要是从这些城市产生的。
其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巴克特里亚和帕提亚这两个东部省份的分离,这最终导致塞琉古王朝在该地区的统治崩溃。塞琉古帝国的行政结构是以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为中心的,它在有效治理其广阔的领土方面进行了努力。
塞琉古的核心领土和东部省份(包括巴克特里亚和帕提亚)之间的距离和文化差异,给维持凝聚力的治理带来了困难。塞琉古帝国内部的继承纠纷和政治不稳定削弱了其权威。
并为巴克特里亚和帕提亚的地方领导人提供了宣扬其独立性的机会。缺乏强有力的领导和无法维持对遥远省份的控制,促成了分离主义运动的发生。
巴克特里亚和帕提亚位于丝绸之路的战略要地,丝绸之路是连接东方和西方的重要贸易路线。这些地区受益于繁荣的贸易和经济繁荣,这使他们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和资源。
控制并直接从这些经济活动中获益的愿望可能促使当地精英们寻求从塞琉古帝国独立出来。塞琉古帝国对其各省征收重税以维持其军事和行政机构。
巴克特里亚和帕提亚的税收负担,再加上认为中央政府缺乏利益和投资,可能助长了怨恨,促成了分离主义运动。塞琉古王朝所宣传的希腊文化与巴克特里亚和帕提亚的本土文化和传统发生了冲突。
当地居民有独特的文化特性和宗教信仰,这往往与塞琉古统治者及其强加希腊化规范的企图相抵触。这种文化上的分歧使东部各省与中央政权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
在巴克特里亚,希腊统治阶级与当地居民混杂在一起,导致出现了同时接受希腊和当地传统的希腊-巴克特里亚统治者。同样,在帕提亚,声称拥有波斯遗产的阿尔萨奇德王朝的兴起,增强了当地人的认同感,并加强了独立的动力。
巴克特里亚和帕提亚很容易受到游牧部落的入侵,如斯基泰人和萨卡人的入侵。塞琉古帝国没有能力有效地保护这些省份免受外部威胁,这可能促使当地领导人寻求独立,以确保他们的领土。
塞琉古帝国在东部省份权力的衰落与区域性大国的崛起相吻合,包括印度的毛利安帝国和不断扩张的帕提亚帝国。这些新兴势力提供了替代性的影响中心,并提供了对外部威胁的保护,进一步削弱了塞琉古帝国对巴克特里亚和帕提亚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