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草子》(まくらのそうし),是日本平安时期女作家清少纳言创作的随笔集,大约成书于1001年。
内容简介
《枕草子》全书共有305段,分为类聚、日记、随想三大内容。类聚是受唐朝李义山《杂篡》的影响,罗列生活中不同性质与类别的事物,如“山”、“海”、“扫兴的事”、“高雅的东西”,涉及地理风貌、草木花鸟、内心情感、生活情趣等等,非常丰富地体现出作者清少纳言细腻的观察和审美趣味。日记记录了作者在宫中的生活,其中有反映她与皇后藤原定子感情深笃的经历,以及她在宫中生活的片断,这部分内容深映古典风貌,可从中了解日本平安时代皇室贵族的生活状态和品味素养。随想则是对自然与人生的随感,尤其可见作者明快、自由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作者清少纳言她出身于书香门第,作为女官侍奉中宫定子,直到定子过世,大约七个年头。可关于她的身世,留于后世的资料却相当有限,甚至真实姓名也未能得知,只知“清”乃是取自家族姓氏“清原”,“少纳言”则为宫中官职。
清少纳言与定子虽为主仆,但感情深笃。定子过世后,清少纳言远离宫廷,决意不再另侍他人。据说她晚年孑然独居,日子颇清苦,时常忆起陪伴在定子身边时的宫中生活,于是一点一滴,慢慢落笔,直至笔头写秃不能再写了,便有了《枕草子》。
“枕草子”这一书名并非清少纳言自己所取,而是后人添题。中文的“枕草子”三字,读起来予人以美的遐想,但其实在日语中,这原是普通的名词。“草子”乃是“册子”所取的汉字谐音,亦有“草纸”、“双子”、“双纸”等音变。而“枕”字一意尚未有定论。
评价
《枕草子》以断片式的寥寥数语,文字清淡而有意趣。常以“某以某为佳”这类的句子,来说明自己的喜好,有时作者会对此加以解释,有时则否,仅简单的列出一串事物。其文笔简劲而犀利,日本文学界推此为随笔文学之典范。有人认为此系受唐代李义山《杂纂》之影响。
紫式部曾在她的《紫式部日记》里批评过清少纳言的文风,文学界也常拿本书与紫式部的《源氏物语》相比较。此二书并列为平安时代文学作品之双璧,并视两作者为文学史上两大才媛。
版本
《枕草子》一书在成书以后,就有不同版本出现,至今传世的主要有四种:能因本、三卷本、前田本和堺本。中文译本以周作人、林文月两个译本最受人注目。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作者以超然的态度和细喊的笔法进行创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上严重存在的不平等和自身对时代的忧虑,但更多的还是对皇后定子的赞美和对日本贵族社会的肯定。在根本上,清少纳言还是企图永远追求那种以宫廷为中心的都市生活的享乐主义的快活。
《枕草子》可以说是清少纳言一生最详实的记录,生活中的小事、琐事、俗事均被清少纳言取来入书,与当时较为流行的“物哀”之美相异,《枕草子》对生活的感悟是一种明快之美,与之同时代的《源氏物语》描写中体现了女性的悲哀、盛世的糜烂,然而在《枕草子》中却看不到如此消极、悲哀的思想。
艺术特色
景物描写
《枕草子》中可以看到由贵族的敏锐感受所构成的美的世界。它在描写自然与人物时印象的鲜明性,具有别的作品所不可企及的、独自的异采。这全靠的是作者强烈的、富有个性的主观精神。
清少纳言对生活的热情亦体现在她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其笔下的景色总是充满生机,清新有趣,毫无颓败之色,例如,她对四季变幻的描写,春天的破晓时分山顶慢慢变亮,夏天的月夜时分萤火虫漫天飞舞,秋天的傍晚时分大雁成行飞去,无一不描写的生机勃勃、妙趣横生,
语言
《枕草子》明快的风格在语言特色上有较为明显的表现,一方面,清少纳言在语言运用方而,不矫饰、不造作、没有华丽的辞藻,与平淡之中显示作品韵味,写小鸟、蝴蝶,仅仅是说它们“样子很好看”,再没别的赞美之辞,写树木的叶子,也仅仅以“嫩叶青葱”形容之,写柳芽初生的样子,形容为“做茧”,都是事物本身最真实的呈现,简洁的描写即将事物的特点点染出来,并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蕴含其中,另一方而,与作者朴素的语言运用相辅相成的使作者的直抒胸臆,在一平淡的语言描写事物之后,作者总以一句点评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