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古事记》是日本第一部文学作品,包含了日本古代神话、传说、歌谣、历史故事等。是稗田阿礼口述,天武天皇审定,太安万侣编写的日本神话传说兼历史的日本文学作品,于和铜五年(公元712年)1月28日编纂完成。
作品内容讲述了日本建国的神话传说,以及神武天皇到推古天皇的历代天皇历史。全书用汉字写成,于语序上虽以汉语的主谓宾语法为主,但日语的语法结构也时而出现,体现了日本早期变体汉文的一些特征。其作为日本历史上第一部文字典籍,是现存最早的日本文学著作之一。
内容简介
《古事记》的内容由两种材料混合编成,帝纪与本辞。帝纪就是记载历代天皇的历史,凡天皇御名、皇居、治天下、后妃、皇子皇女、升遐、御寿、山陵这些事实。本辞即是神话、传说或民间故事,其中凡是诸神行事的是神话,属于英雄的是传说,若是同样故事而说的不是专属神或人的,便是民间故事。
《古事记》分上、中、下三卷,上卷所记是日本诸神的由来与神话传说故事,重心落在日本国土的形成和天皇的起始。伊耶那歧命、伊耶那美命两位神,奉天神之命造成国土。他们结为神婚,生产儿女绵延诸神,在“让国”“天降”等事之后,最终天照大御神的后嗣神倭伊波礼毗古命出生,即日本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奉天命统治苇原之中国。中卷及下卷是从神武天皇至推古天皇的三十三代日本天皇的记事和传说,史实与虚构相混杂,所记主要是日本天皇的征讨与平乱,施政建制,皇室传说等等。
创作背景
公元7世纪后期,日本开始向中国学习律令制。随着国家律令制的建立,汉字文化的确定,修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620年,圣德太子和苏我马子议定撰写《公民本纪》。672年,天武天皇正式修史,请舍人稗田阿礼传诵各氏传下来的“帝纪”“旧辞”。711年,太安万侣受当时的天皇元明天皇之命,于9月18日开始根据稗田阿礼背诵的“帝纪”“旧辞”进行整理编纂《古事记》,第二年正月28日完成。
人物介绍
伊耶那岐与伊耶那美
伊耶那岐与伊耶那美是日本神话中的父母神,因受天神诏示伊耶那岐与妹妹伊耶那美去修固漂浮着的国土。二神使用天之琼矛搅动海水形成一岛,在岛上结合生下日本诸岛及诸神。在生火神时伊耶那美神被烧死,伊耶那岐怒杀火神后前往黄泉之国寻妻,因看见伊耶那美的模样怖惧而离。伊耶那美羞愤交集,命黄泉鬼女以及八雷神率领的一千五百名黄泉军追赶无果,二神在黄泉比良坂决裂。
归回后的伊耶那岐进行袯楔,其饰物及洗涤时化出许多神。在洗左眼时化出天照大御神,洗右眼时化出月读命,洗鼻子时化出建速须佐之男命,这三神为三贵子。伊耶那岐神命三贵子分治天下:天照大神治理高天原,月读命治理夜之国,建速须佐之男命治理海原。日、月二神应命而去,只有建速须佐之男命整日哭泣,不去治理自己的国家而被伊耶那岐驱逐出去。而后,伊耶那岐住在淡海的多贺地方。
古事记
建速须佐之男命
建速须佐之男命又称为素盏鸣尊,他因为哭闹想去母亲伊耶那美的国土而被伊耶那岐驱逐,而后前往天照大御神的高天原胡作非为,最终被八百万众神驱逐出高天原。他到了下界后斩杀八岐大蛇,娶本地神的女儿栉名田比卖为妻,建立起宫殿与妻同住,繁衍世代。
天照大御神
天照大御神是代表太阳的女神,应父神伊耶那岐的命令治理高天原。在建速须佐之男命大闹高天原期间,她被吓得躲入天之岩户中致使天上地下一片昏暗,恶神灾祸纷起。后来在八百万众神的引诱下出来,使天地重见光明。而后,她欲派遣儿子前往治理日本,于是不断派神下去平定国土。直到大国主神让国后,天照大神派天孙迩迩艺命统治日本。
大国主神
大国主神是建速须佐之男命的第六代孙子,又称为大穴牟迟神。因兄弟迫害,逃到了建速须佐之男命的根之坚洲国,娶了他的女儿须势理比卖,拿了他的刀箭和天沼琴逃回了故乡,赶走了众兄弟,建立了国家。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该书上卷从天地创造开始到日向三代的鹈茸曹茸不合命为止,讲述了日本神话诸神的传说。日本神话比较独特,其神数达八百万众,并不存在超越其他诸神的绝对统治者。没有哪个神存在绝对的权威,也没有制服其他神的武器或手段。素盏鸣尊大闹天宫,天照大神只好躲了起来。而大国天神硬是娶了素盏鸣尊的女儿,将象征政治统治的刀与箭及象征宗教统治的天沼琴拿走,他也毫无办法。此外,从岛屿和诸神的产生来看,也是完全生活化的。神的恋爱、婚姻与人无异,充满了早期人类社会的生活气息,看不到多少神性。实际上,表现于《古事记》中的神不过是大和朝廷的延长,或者是皇室祖先的空间化,这些祖先与现实生活中的天皇有着直接血缘关系,其中心是突出天照大神及其后裔,用以说明天皇专制国家源于天授神命。
中卷从神武天皇到应神天皇,下卷从仁德天皇到推古天皇为止。从卷的划分来看,上卷是神话部分,是较容易理解的。但是从中、下卷的划分看,应神天皇到仁德天皇是父子关系,不应当存在划分。也许当时的人认为:至应神天皇为止,天皇的概念是与神共存的。而从仁德天皇开始,天皇的概念则代表着有儒家道德的天皇。中下卷的主题是天皇实体的来源,突出天皇世袭的概念。
艺术特色
《古事记》在记叙原则上采用了变体汉文体。读者顺着汉文的音注、训注,作为日语就可以看懂。文章引用了许多汉译佛典语和在中国六朝小说中所能看到的俗语。《古事记》里的故事几乎采用同样的构思、同样的结构,并使之反复使用,文章使用许多的连续语,具有较强的口诵性。
《古事记》中艺术成就最高的部分是歌谣。这些歌谣朴素自然,感情纯真,富于原始的朝气勃勃和明朗的色彩,表达了当时人炽热而又率真的情感,歌唱性很强,如大国主神与沼河比卖的对唱等。同时,《古事记》中的歌谣也善于表达人物微妙的心理矛盾。如应神天皇去世后,皇子大山守命叛乱,弟弟杀死他后打捞尸体的歌。诗人抓住主人公要射杀自己的亲兄弟时的一刹那复杂而又矛盾的感情与思想,表现出深刻的骨肉之情,心里想着射吧,杀吧!手却难以放出利箭,即写出了人物动作,又深化了主题。全诗感情真挚、真实、深刻感人,手法也十分洗炼。此外如轻太子和轻大郎女的情歌,久米族豪迈的战斗歌谣等都表现超高的技巧和丰富热烈的情感。
古事记
后世影响
《古事记》是日本第一部古代史著作,强调了天皇“天授神命”的神圣性与正统性,对后世日本史学、宗教、生活等领域均有影响。随着德川时代“国学”思想的兴起,本居宣长强调作为日本人一定要首先拥有和保持“大和之魂”,而“大和之魂”蕴藏于《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之中,唯有仔细研究并阅读两本书才能够巩固“大和魂”。
作者简介
太安万侣(生年不详—723年8月15日),又称太安麻侣。姓朝臣,名为安万侣或安麻吕,官位从四位下、民部卿,为文武、元明、元正三朝元老。除了《古事记》外也参与了《日本书纪》的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