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据马来亚时期,或称日占马来亚时期(马来亚日占时期),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的军队自1941年12月8日凌晨发动了入侵马来亚的战争、一直到1945年8月日本天皇广播宣读终战并投降为止的一段时期。在这期间,英属马来群岛(包括马来亚、新加坡、北婆罗洲、砂拉越和汶莱)都先后被日军占领。
背景
马来亚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在马来亚设有远东军司令部和东方舰队以控制远东的殖民地。为了将东亚各国从西方列强的占领下夺取过来,日本决定先攻击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英属马来亚,既可以取英国人而代之控制当地,扩大自己的势力,而且可以作为进入荷属东印度(即现在的印度尼西亚)的基地。
日本的进攻与英军的溃败
1941年12月8日凌晨,日军突然强行登陆马来亚北部吉兰丹州的哥打巴鲁,马来亚英军总司令部决定进行抵抗。当天,英日双方激战到夜晚,英军大败,结果日军占领了哥打巴鲁的市区和飞机场。日军继续进攻,而英军由于缺乏足够的准备,再加上训练和装备等问题,英军多次败于日军。日军还轰炸了关丹等英军基地和机场,使英国的空军力量受到沉重打击。不久,英国东方舰队就失去了作战能力,而日本则控制了马来亚的制空权和制海权。随后,日军沿马来半岛东西海岸分两路迅速向南推进。英军曾试图在柔佛州阻止日军前进,但未成功。日本陆军在海军配合下于12月31日占领关丹,1942年1月11日攻占马来亚首都吉隆坡。英军全线溃败,损失惨重,被迫于1月31日退守新加坡。至此,日军全面打败了马来亚的英军,从入侵到占领马来亚共经过了55天。
马来人的看法
当马来人看见日军将高大的英国白人打得溃不成军的时候,多数马来人心理不但感到震惊,也对长久以来西方霸权奴役有了新的认知,对于日后国家自主独立有相当的提振意识。
日本殖民时期
日本殖民时期,为淡化马来亚的殖民象征,日本当局设法冲淡本地的华人和英国文化,尤其英国国旗一律取缔。当局也为了配合大东亚共荣圈的政策,向人民允诺战后让马来亚独立,并且协助训练了马来人成立武装部队与政府部门菁英。
宣传
于1943年在廖内群岛丹戎槟榔发行的邮票,在日本占领期间,原属于荷属东印度的廖内群岛被归入马来亚的管辖范围。
入侵的日军用“Asia untuk orang Asia”(亚洲人的亚洲)为口号,以寻求当地马来人的支持。日军努力让当地人相信他们是马来亚真正的解放者,并将英国宣传为帝国主义的压迫者,其目的是压榨马来亚的资源。然而,在1943年11月日本举办的的大东亚会议中,马来亚、北婆罗洲和东印度(今印尼)都被排除在外,因为日本需要这些地方的重要资源。
内政
日本人出任了马来亚的内政与警察机关的领导阶层。内政结构与马来亚战前的英国殖民时期相似,然而马来人出任更高阶职位的机会提高了,因为英国人皆被免职。大部分英国统治时期的法律与规则持续沿用。日本人允许各个苏丹继续维持名义上的统治。
泰国并吞马来四邦
1943年7月,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宣布吉打、玻璃市、吉兰丹和登嘉楼等马来土邦将归还给泰国,以履行泰国和日本之间于1941年12月21日签订的〈日泰攻守同盟条约〉。泰国将吉打州纳为 榕市府 ( 英语 : Syburi ) (ไทรบุรี),其他三邦照原名设府,从1943年10月18日起一直统治马来四邦直到日本投降后还给英国。这段时间日军和日本宪兵队一直驻守在这四邦。
行政区划
日本占领当局把马来亚更名为马来,建立军政监部。下辖吉打、霹雳、雪兰莪、森美兰、彭亨、吉兰丹、丁加奴、马六甲、柔佛、彼南10个州和1个昭南特别市。
战后
遣返
终战后,于1945年10月,留在马来亚、爪哇、苏门答腊和缅甸的日军士兵,被送往伦庞岛(原先被日军改称为高良岛)和加朗岛(原先被日军改称为荣岛),等候遣返回日本。日本帝国陆军中将石黑贞蔵在五名英国官员的监督下,被盟军指派为加朗岛待遣送日军的管理人。有超过二十万名日军士兵在这座岛中转。 前宪兵队队员在该岛上不受欢迎,其他日军士兵会抢他们被分配到的香烟。1946年7月,最后一批日军士兵离开该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