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拜占庭帝国对“世界宗主权”的要求源于其对“世界宗主权”的追求,这是一种“历史传承”。
罗马从一个小小的河边小国家,发展到一个覆盖欧、亚、非三个大陆,环绕着地中海的庞大国家,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使得罗马人对罗马王国的疆土提出了“无远弗界”的概念,他们相信,一个全球性的罗马王国,应当对每一片大陆都实行自己的统治,并向每一片大陆提供自己的和平。
早在奥古斯都时期,罗马文学大师的文学和文学就已经把这个观念表现得很清楚,比如维吉尔在其《埃涅阿斯纪》中说:"朱庇特神对维纳斯作出承诺,只要奥古斯都能让大海环绕他的帝国,让他的光辉照耀群星,罗马人就能统治他们统治的全部海域和陆地。"
正如奥维德在《岁时记》中所说的那样,“罗马的虚无和世界的虚无是一样的。”在奥古斯都统治时期,罗马并不是只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在它的东方,还有一个波斯王国,它的敌人,奥古斯都。
在公元前9年,由于瓦卢斯军团被消灭在条顿堡的丛林中,他不得不停止了向西的侵略,这才让他的领土变得更加稳固,但是罗马人却坚持,他们相信,罗马王国永远不会灭亡,不管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它都是永恒的。
即便是在五世纪初期,被野蛮人入侵,国力衰弱,但“无远弗届”的理念依然没有改变。比如高卢一罗马两国的诗人,茹提利乌斯在他的《论还家》中,将罗马比作“罗玛”,“她将过去的一切,都化作了一座城池。”这句话说明了罗马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国家,它征服了无数国家,凌驾于万邦之间。
大家都知道,“拜占庭”这个词是现代人们杜撰的一种理论性术语,古代人们并不用它,而我们今天所说的“拜占庭人”,实际上,“拜占庭人”早已自觉地以“罗马人”自称,以其首府君士坦丁堡自称“新罗马”,以其“罗马王国”自称。
从他们的角度来看,罗马和拜占庭两国的历史是密切相关的,没有任何割裂。现代学界对罗马和拜占庭两个国家的历史发展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但对这两个国家的历史发展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第一种认为这两个国家在公元前324年君士坦丁一世再次统一了罗马大陆,第二种认为这两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不同的。
二是三百九十五年狄奥多西皇帝驾崩,西罗马两国分裂,三是四百七十六年罗慕路斯被推翻。虽然后来的学者们选择了这些时期,并将其看作是一种重要的历史阶段,并将其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时期。
在那个时期,他们认为,在那些时期内所发生的事情,无非是罗马王朝的家谱的分裂和合并而已,因此,他们很可能没有预料到,这些时期内的事情,会像后来的研究者所认为的那样,具有这样一种特殊的意义,或者说,他们并没有认为这些时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期。
其次, “君权神授”的理念为罗马一拜占庭帝国寻求“世界宗主权”的主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 诞生与发展的初期,罗马君王对基督徒的破坏与迫害是因为他们只相信上帝是唯一的真正的神,拒绝遵守将罗马君王神化的礼仪。
尼禄皇帝五十四年间,对 的压迫一直持续到三百一十三年君士坦丁陛下的《米兰敕令》,这才结束。在罗马皇帝的逼迫下,基督徒们纷纷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这一次的精神和身体的战争中, 获得了胜利,他们的精神和身体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君士坦丁大帝想要巩固自己的统治,就必须改变 的观念,将教会与 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人民。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他一方面对 的禁止,另一方面召集尼西亚三百二十五年的宗法大会,作为一名帝王,对 的机构和教条进行了干涉。而在另外一边,虽然他们将对国王的膜拜视为卑鄙的异端,但为了得到国王的支持,他们还是做出了一些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