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商鞅是一个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他最著名的就是他的政治策略“商鞅变法”。然而,恰恰是因为这个商鞅变法,他最终被处以车裂之刑。可以说,商鞅的死并不简单,他的死既没有太大价值,也没有太大损失。那么,为什么他无法幸免呢?实际上,原因可以追溯到秦惠文王在商鞅执政时期偷偷进行的一项行动。
商鞅被杀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在那个时候,秦国只是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小国,和其他国家一样,秦国也处在奴隶制度的时期。只有贵族拥有所有人的生死大权。尽管他是秦王,但他不得不担心当时势力强大的贵族世家。秦惠文王决定处死商鞅也与这个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仍然维持着传统的奴隶制度,与其他六个国家没有太大区别。
秦国位于西北地区,常常受到中原国家的攻击和骚扰。然而,权力最高的贵族元老们掌握着国家最重要的军事力量。这些贵族元老是开国元老,对国家有巨大的贡献,对国家事业忠心耿耿,尽心尽责。然而,国家的军事大权掌握在他们的手中,导致他们的地位与国王的地位不相上下。有时,为了保护贵族元老的尊严,国王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想法。因此,贵族和国王共同治理国家成为了现实。
然而商鞅推行改革却对贵族制度造成了冲击和压制,其中一项重要变革就是让普通百姓也有晋升官职的机会,每个人都有掌握权力的机会。这让掌握朝政的贵族们如何能接受呢?明显是要分散他们的权力,削弱贵族统治。只有秦孝公才能威慑住这些贵族长者,但秦惠文王刚刚继位,政治地位还不够稳固,无法震慑住这些贵族长者,也抵挡不住他们强势逼迫。为了无可奈何,秦惠文王不得不杀掉了商鞅。
商鞅去世后,秦惠文王非常伤心。他本不想杀死这样一个有才华的国家治理者,因此在处决商鞅后,他偷偷地将商鞅的遗体埋在了很远的山脚下。他偶尔会悄悄地来看望商鞅,并在其墓前忏悔和倾诉自己的无奈之情。许多先前批评秦惠文王的明智之人,在得知秦惠文王做的这些事后才认识到,秦惠文王才是最聪明的人。
果然不出所料,一旦秦惠文王的政治地位稳固后,作为一位少有的暴君,他自然不会放过那些贵族。因此,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利用商鞅之死处决了许多贵族长老,声称这是为了给商鞅平反,只有处决这些贵族长老才能给商鞅和整个天下百姓一个交代。自此以后,贵族长老们的嚣张气焰消失了,他们的政治地位也大幅下滑。
因此,当时人们看到商鞅的变法时,普遍认为这是对时代和社会极有益的改革措施。这样的变法可以使国家变得更加强大。然而,人们不明白的是,尽管秦惠文王也明白这些道理,为什么还要将商鞅杀掉。后来,我们才了解到原来杀掉商鞅只是为了安抚贵族们的心态,等到自己巩固了权力之后,就可以给商鞅平反,并且顺便解决那些给自己带来麻烦的贵族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