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变暖的趋势,各地高温屡创新高。现代人可以用风扇、空调和海滩等方式来缓解炎热的天气,但在古代,生产水平不如今天发达,所以缺少这些解暑工具。即使在我们最近的清朝时期,皇帝和官员为了消夏也需要依靠特权,百姓们要想度过夏天也需要采用土法生存。
当然不能缺少冰凉的饮料。
与现代相比,清代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差别。南方地区一般一日三餐,而北方地区则一般是一日两餐。而大户人家则更喜爱一日四餐的饮食方式。夏季的午后,从前的上流社会会享用点心。这些点心主要以糕点为主,但也会有时令水果。而冰窖的技术更加成熟,可以用来冰镇饮料和水果。
提到饮料,清朝时期人们最常品尝的就是酒和茶。可以说,茶文化也在清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在市井的街巷、酒楼和茶肆中,茶肆不计其数。这些茶肆不仅售卖各式各样的茶叶,还提供一些茶食小点心。在茶馆文化上,以清代北京城的茶馆文化最为出色。茶馆的茶叶和水是分开计算的,各种茶的价格也因品质的高低而异。由于这种茶馆文化,汉人平时很少涉足其中,而达官贵人们自然更不会去这些“市井污秽之地”。
提及饮茶消暑的历史,必须要提到广府地区最为著名的凉茶。这种凉茶自清道光年间开始盛行,成为了清朝中后期南方乃至南洋地区最受欢迎的饮料。
夏季食物容易腐败,为此必须采取措施预防。
以下是防备夏季食物迅速腐败的方法:
1.存储:将食物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保持食物通风,并用保鲜膜密封好食物盒子,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
2.清洁环境:保持食物周围环境的清洁,尽量避免食物与细菌接触。
3.夏季应当及时食用食物:建议每次只取需要的分量并尽快食用,避免让食物长时间暴露在外。
4.注意存放温度:家庭冰箱的温度最好在4℃-5℃间,以避免食物的快速腐败。
以上措施都能够帮助我们防备夏季食物迅速腐败,让我们能够吃到健康、美味的食物。
盛夏时节炎热潮湿,食物很容易腐败变质,若保存不当会造成食物的浪费,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强行食用变质的食品,往往会引发很严重的不良反应。据一种说法,唐代诗人杜甫之死,便是因为食用了发霉变质的牛肉。可见,夏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清代蜀中三大才子之一,李调元提出了食品防腐与保鲜的理念,具有相当开创性的意义。他的父亲李化楠在《醒园路》一书中介绍了许多防腐方法。例如,有一种叫做千里醋法的方法:“取一斤去核的乌梅,放入五升酽醋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晾晒至干燥,再次浸泡晾晒,直到醋完全浸入为止。用醋浸泡蒸饼,搓成丸子大小,类似于芡实。食用时,将一两个丸子投入水中,即可得到美味的醋汁”。这种方法可以使醋长时间保存,延长醋的保鲜期。另外,还有一种叫做“耐饥丸”的方法,取半锅糯米炒至微黄色,倒入石磨中备用。取半锅红枣,蒸熟后去皮去核,也放入石磨中。然后用大杵用力捣打,将石磨中的糯米和红枣捣碎混合,捣至糊状,然后取出,揉成鸡蛋大小的丸子,摆放在芦苇叶上晾干。
在清代,皇帝和官员们穿着冬夏适宜的服饰,其中夏季的帽子变化多端。清代的朝冠,根据季节不同分为冬朝冠和夏朝冠。夏朝冠又被称为凉帽,是由东北地区盛产的一种名为得勒苏的草杆编制而成。
在住房方面,我们也需要注意防暑降温的问题。
从清朝皇帝的角度看,北京城在三伏天的酷热天气下难以忍受,与东北老家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清朝在郊区修建了许多离宫别苑,如畅春园、清漪园、静明园和静宜园等。同时,清朝还大力开发了北京西郊的水利,挖掘沟渠引水,并扩建深湖,形成了大规模的夏季离宫园林建筑群。如果仍觉得炎热难耐,清代前中期的皇帝会直接离开京城数百里远,前往今天的承德避暑山庄,并在那里度过整个夏季。
避暑山庄是一座坐落在山间的建筑,用于夏季避暑。它建于清朝时期,是钦定建造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占地面积约5.6平方公里,拥有各种传统中国园林风格的建筑和景观。这个地方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虽然平民百姓没有皇帝那么有钱,在多个住所间穿梭,但他们有很多方式来打造一个冬暖夏凉的小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位于陕北地区的窑洞。清代的窑洞大致上分成两种,一种是土窑,另一种是石窑。土窑在窑洞出口砌上一层石块,在内部是土制的房间,这种窑洞冬季非常保暖。但是如果想要在夏天保持凉爽,花费更高的石窑则是陕北地区百姓更好的选择。石窑全部由石块构成,这种建筑材料本身就具有很好的凉爽效果。
总之,清代社会各个阶层都有追求清热消暑的愿望。虽然这看起来很有意思,但背后体现了惊人的阶层差距。当达官贵人们品尝冷饮和鲜果时,还有多少人因为中暑而倒在路边呢?今天我们坐在空调房里读这段历史,应该会有怎样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