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百战百胜,却经不起一败;一败涂地,一败就亡,原因之一是没有萧何这样的宰相。太子刘盈即位后,萧何继续当丞相,只不过这时候的萧何已经年事已高,直到汉惠帝二年,由于年事已高,并且长期操持国务,萧何终于一病不起,最终病逝。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这是刘邦对于汉朝的建立立了大功的三个人的评价,他们分别是韩信、张良、萧何。
历来,人们对于韩信的攻城略地和张良的智计百出津津乐道,但对于萧何却很少有人会提起。
论起功劳,萧何对于汉朝建立之功不弱于韩信等武将,甚至比之于刘邦本人也是丝毫不让。
巩固后方,输送士兵、粮草,举荐韩信等等,都对楚汉战争时的局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像周总理说的,“刘邦百战百败,却屡败屡起,靠的就是萧何为他当宰相,经营关中作他的根据地,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粮有粮。项羽百战百胜,却经不起一败;一败涂地,一败就亡,原因之一是没有萧何这样的宰相。”
汉朝建立之后,萧何对于汉朝以及后世也产生的极为重要的影响,其中《九章律》就是萧何制定和实施的,是以秦法为基础而制定。
不过,汉朝建立之后,刘邦开始大杀功臣,韩信、彭越、英布等等一众异姓王几乎都死在了刘邦的刀下。就连张良也要远离朝堂,方才得以善终。
那么,作为汉朝建立功劳之首的萧何,他的结局又是如何呢?
萧何计除韩信之后,刘邦对于萧何的恩宠更盛,又是各种加封,又是配备护卫,一时间众宾客是纷纷道贺,喜气盈庭。
正当萧何小日子过得很是开心时,一个叫召平的门客找到了萧何,对他说,”你高兴个啥?你现在危险得很!”
萧何闻言,很是不解,心想自己是丞相,皇帝又十分恩宠,怎么会有危险呢?
这时候,召平就说了,“皇帝南征北战,各种亲自挂帅,你却一直处于最安全的地方。我看啊,皇帝肯定疑心你了,你难道忘了淮阴侯的下场了吗?”
萧何一听,马上吓出了一身冷汗,于是马上辞去封邑,并且还拿出了许多的家产充入国库,用作军需。刘邦自然非常高兴。
后来,刘邦亲征英布,萧何自然是负责后勤工作,每次见到萧何派来的人,刘邦总要问一问萧何的近况。而对于萧何稳定后方,体恤百姓的事情,刘邦总是默不作声。
对此,萧何并未明白其中的意思,直到一个门客告诉他,说他更加危险了,并且表示,萧何已经是相国了,位列百官之首,没办法再加封了,现在又深受百姓爱戴。皇帝自然疑心萧何有反心。
萧何一听,更是吓得不得了,于是听了门客的建议,到处以低价购置田产。
等刘邦回来的时候,有百姓拦路告状,把萧何贪污的事情告诉了刘邦,刘邦对此居然还很高兴,还让萧何自己去向百姓请罪。
萧何本就不想占百姓的便宜,于是趁机说,干脆把上林苑的地拿出来让百姓去种。刘邦一听,顿时怒了,上林苑是皇家园林,在他看来,萧何这是看上了自己的上林苑啊!于是一怒之下把萧何给下狱了。
后来,在一个卫尉的劝说下,加上刘邦认为萧何现在的名声并不是特别好,没有什么威胁了,于是就把他给放了出来。
刘邦晚年的时候,出现了太子之争,萧何与张良自然是站在刘盈这边,刘邦废立太子的想法破灭,但始终再也没有动过萧何。
太子刘盈即位后,萧何继续当丞相,只不过这时候的萧何已经年事已高,直到汉惠帝二年,由于年事已高,并且长期操持国务,萧何终于一病不起,最终病逝。
萧何死后,谥号“文终”,娶妻甘氏,封一品夫人,后袭封为酂侯,生子三,长子萧禄,次子萧同,幼子萧延。
萧何能够善终,其一是因为自身能力够强,并且是文官,其二还是因为他足够聪明,比起张良,他不仅能够善终,而且还能一直位高权重,这种智慧非一般人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