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诸多皇帝中具备卓越政治才能的有很多,比如那些开国功臣,他们都有他们的过人之处。但是也有很多前期创造政绩,后期荒废朝政的。权利带给你欲望,放纵导致国家衰败,这是不变的真理。下面讲一讲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的两幅面孔。
李存勖是唐末五代军事家,后唐开国皇帝,晋王李克用之子。李克用病逝之后,李存勖继任河东节度使,袭封晋王。李存勖骁勇善战,且善于谋略。他南击后梁,北却契丹,东取河北,西并河中,不仅使晋国日益强盛,更是增长了自己的力量,为称帝积蓄了现实基础。
李存勖是于天祐二十年(923年)四月在魏州称帝的。他沿用“唐”为国号,又追赠父祖三代为皇帝,与唐高祖、唐太宗、唐懿宗、唐昭宗并列为七庙,以表示自己是唐朝的合法继承人,史家称之为后唐。
在五代十国五十多年的历史过程中,李存勖堪称第一名将,身在河东,杀的契丹人头滚滚,耶律阿保机不敢侧目。李存勖的政治才能、军事能力远远胜过他的父亲李克用,他为将的时候英明果敢,为君的时候,糊涂透顶,这主要是因为他不擅治国之道,且在识人方面也非常薄弱。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这是真理,李存勖做皇帝之后,政绩、风评急速下降也就是这个原因。李存勖最大的问题就是他没有政治眼光、缺乏长远的考虑。他带领的河东集团完全就是一个军事集团,并没有治国方面的谋略和才能。
再加上他纵容皇后干政,重用宦官,猜忌杀戮忠臣,以及一系列使百姓苦不堪言的苛政,都使他走向灭亡成为必然。因此当李嗣源造反时,才会形成一边倒的局势,就连李存勖治下的河东集团也都站在李嗣源一侧。
李存勖被称为高开低走的传奇英雄。我们并不能以偏概全表示他的失败是由于他的无能造成的。他的王朝被推翻其实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原因还是他缺乏治理国家的政治才能,重小利而轻大义。他只适合做将军,统筹全军作战,但是若是治理国家,那皇帝这个位置的诱惑以及他自身的局限则将不得不昭示着失败。除此之外,他的皇后也选得不好,不仅没有对他有所裨益,反倒加速了他帝王时代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