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白起的读者,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震古烁今的名将白起,其前半生为什么无史可考?
白起为秦将数十余载,扫六合,平八荒;败韩魏,挫强楚,毁劲赵;杀戮六国将士近百万,实乃秦一统天下的奠基人,获赠“人屠”之号。其功勋震古烁今,彪炳千秋,千百年来无人出其左右。然而就是这等绝世名将,最后却落得个将相失和,君臣离隙,旋被赐死于杜邮的悲凉下场,徒留悲叹于后世。不过相比较白起壮怀激烈的后半生,其无史可考的前半生却更耐人寻味;如此天纵英才,前半生史料竟无任何记载,个中蹊跷令人疑虑丛生。究竟是何缘故导致史官吝啬笔墨将这位威震四海的统帅的前半生悄悄隐去呢?
白起影视剧形象
如何定义白起的前半生
白起卒于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生年不详,其前半生看似无法定义年限,不过依据白起的生平事迹及职位,依然可以将其前半生的轮廓勾勒个八九分。
(一)白起出道之际所任的“左庶长”是何许职也?
【白起者,也。善用兵,事秦昭王。昭王十三年,而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白起有史可考的事迹是在秦昭襄王十三年(前294年),职位是左庶长。左庶长是秦国沿用了几百年的官名,是除了国君之外最有实权的大臣职务,早先职爵一体,地位极为显贵。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官制仿效中原变革,试图将左庶长职爵分离,虚化为军功爵位,不再有实职权力,商鞅时期军功爵分为十八级,左庶长位居第九位。虽然商鞅弱化了左庶长的权力并降低其地位,但是左庶长的权势依旧很大。商鞅任此职在秦国实施铁血变法,处置了一大批权力炙手可热的公卿贵族。长平之战初期同是左庶长职位的王龁统帅秦军数十万,与赵国名将廉颇一同拉开了秦赵国运之战的序幕。
【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四月,因攻赵。赵使廉颇将……其九月,秦复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长平之战后,赵人毁约,秦王大怒,欲发兵攻赵,灭亡赵国。由于白起负气拒绝领兵,秦王遣比“左庶长”职位低一级的 “五大夫”王陵为主帅,进围邯郸,对阵名将廉颇。三十年后始皇帝灭赵,统兵将领却是与白起齐名的王翦。由此可知,五大夫王陵职位虽不比白起王翦显贵,但是相去不远;而左庶长职位更是秦国众多文臣武将中首屈一指的高位。
凡是担任过秦国左庶长职位的人权力很大
(二)白起的左庶长职位由何而来
商鞅变法后秦国流行军功爵制,该制度最大限度的体现商鞅倡导的“法治精神”,依靠制度制约人为因素对官爵升迁的影响;官员的选拔和爵位的获取主要依靠战功。但是并非所有的官员均由军功爵制产生,保任制和国君的直接任命也是秦国重要的人才选拔方式。如相邦范睢就是由秦王直接任命,白起的“汉中守”、“左更”等职位是由魏冉保举,“茅厕将军”郑安平的将军之职是由范睢报恩而向秦王保任的。那么白起的左庶长职位到底以哪一种方式获取的呢?
1.白起的左庶长之位并非由举荐而来
有史记载曾保举过白起的人只有相邦魏冉,司马迁在《史记》中有详细的记载:
【昭王十三年,而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是岁,穰侯相秦,举任鄙以为汉中守。其明年,白起为左更,攻韩、魏於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又虏其将公孙喜,拔五城】——《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昭王十四年,魏厓举白起,使代向寿将而攻韩、魏,败之伊阙,斩首二十四万,虏魏将公孙喜】——《史记·穰侯列传》
白起被魏冉首次举荐是在时任左庶长的白起率兵攻打韩国新城的同一年,即昭王十三年(前294年)。举荐白起的职位是“汉中守”而非“左庶长”;此外根据古汉语叙述事件的先后顺序也可以得知,白起任左庶长攻打韩国在先,魏冉举荐白起为汉中守在后。魏冉第二次举荐白起是在昭王十四年(前293年),举荐担任的爵位是“左更”。所以白起的左庶长之位并非由魏冉举得以担任的。
魏冉举荐白起前,白起便身居高位
2.白起左庶长之职并非由秦王直接任命的
昭王十三年(前294年)与函谷关之战只间隔了两年,此战是战国时期函谷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敌国攻破,秦国险遭灭国。天堑屏障被拆,秦人如丧考妣,昭襄王大为惊恐,兵临城下之际,急忙向齐国割地求和。秦国割让的土地包括韩魏故土西河之外(黄河以西的陕西土地,魏国曾设上郡和西河郡),武遂,封陵等,商鞅变法后秦国东出的战果毁于一旦,此一战直接将秦国打回了一百年前的春秋时代。
从昭王十三年到十五年,秦国并没有任何对外战争,白起领兵攻打函谷关之战的仇敌之一的韩国是函谷关战败后的第一战,对提升整个国家的士气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假设白起在昭王十三年之前是平民,秦昭襄王将一个平民火速提升至左庶长,执行一次意义重大的复仇之战就显得过于草率;其荒谬程度比之赵孝成王使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替代廉颇主战长平有过之而无不及,赵括虽无实战经验,但是理论知识相当扎实,并且誉满天下。雄才大略的秦昭襄王是不会轻易犯下如此低级错误的。“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战国时期,直接被秦王任命为高官者不胜枚举,如张仪、范睢、田文、里疾等,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在秦国为官时早就声名远播,非贤即贵。白起既不是贵族,任左庶长前生平事迹更无史料记载,显然不在贤者范围内;基本不适合国君直接任命的基本条件。
尚无史料证明秦王曾任命平民为高级军官
秦国军官职爵的获取和升迁主要依据军功爵制,靠战功获取,国君任命和保举制度作为重要的补充。白起的左庶长高位并非由保举和国君的直接任命所得,只能是依靠战功获取,这种获取方式显然更加适合秦国的实际国情。
(三)白起出任左庶长时的年龄考究
秦国律法规定凡17岁男子须向官府登记,称为“傅”。傅籍后,从23岁起,守卫京师一年,称“正卒”;守卫边防一年,称“戍卒”。白起从十七岁入伍,经历十多年的战争锤炼进阶至左庶长比较适合实际情况;白起有无初入行伍三两年内便因功封为左庶长的可能呢?很明显几乎没有可能,如果白起在几年内荣升高位,势必要立下不世功勋,那么史书上肯定要大书特书。很遗憾,白起在昭王十三年前的事迹根本没有任何史料记载,所谓的不世功勋亦是子虚乌有。从昭王十三年(前294年)到昭王五十年(前257年),白起生平有史可考的时间跨度是三十七年。结合左庶长之位的显贵程度及白起的左庶长之位是依靠战功获取的事实,可以断定白起任职左庶长时必定正值青壮之年,大约在二三十岁;所以白起的前半生大概是从他生年到昭王十三年的二三十年光景。
普通士兵短时间内升至将军是十分困难的
白起前半生无史可考的原因
白起作为秦国一统战争中的风云人物,在秦国甚至整个战国时代势必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而人的猎奇心理是不会轻易放弃对一名人成名之前的事迹考究,那么史官追溯白起前半生的经历亦属自然之理,如此说来白起的人生线应该完整的呈现在青史上,毫无佚失之理。但结合一些实分析,上述的论断并不合理。
(一)记录白起生平事迹的主要史料《秦纪》有诸多瑕疵,存在漏记的可能
1.秦国文化落后,史料记载与编纂难以科学化
秦国自立国至变法图强后东出崤函,期间数百年,与中原诸国互通交流的通道为晋国所控,晋国为防秦国势力染指中原,对秦国的东出行为百般打压。秦国无可奈何,独处西部边陲蛮荒之地,长期与戎狄交流杂居。在中原诸国眼中,秦国始终是个不入流的三流角色,文明开化程度甚至不比自称“蛮夷”的楚国。长期的闭塞环境使得秦国的文化水平极大地落后于山东六国,还养成了秦人独有的野蛮性格。
【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可威以刑,而不可化以善;可劝以赏,而不可厉以名……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故商鞅之法生焉】——《淮南子·要略》
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国家重心转移到了奖励耕战方面,运用“驭民五术”对民众进行愚昧和弱化,独尊法术禁锢国民思想。秦国的教育和文化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秦法甚至将学者和商人、隐士、游士和手工业者一道列为“五害”,并予以打击,秦国文化上的凋敝显而易见。战国时代是中国思想文化大爆发的黄金时代,一时间百家争鸣,诸子百家你方唱罢我登台,好不热闹。如此盛况唯独只有秦国坐着小板凳,冷眼旁观,着实令人唏嘘。
落后的文化势必对史料的记载与编纂产生不利的影响。首先是记载问题;秦国史料记录历史事件还是采用春秋时期的笔法,只注重修辞修饰,对事件内容的记述颇为懒散,所以相关的历史事件记录的极为简略,有些重大历史事件只有只言片语,至于事件的来龙去脉,丝毫没有泼墨。《秦纪》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记载历史事件全然不顾详细日月,明显不符历史记载的两大要点之一的“时间”要素。周朝建立后设立“大史”、“小史”、“內史”、“外史”、“御史”全方位记载国家内外发生的大小事宜。诸侯国仿周王室官制,皆置史官,但没有一国能做到五史兼备,但大部分诸侯国设置有“五史”中的三两个史官职位。而秦国只有“御史”职位,即侍从史官,记录历史的主线围绕着国君展开,而白起的前半生被是一部底层青年奋斗逆袭史,与国君的交集太少,被国君的侍从史官忽视再正常不过了。
《秦纪》的内容质量为司马迁所诟病
2.战国史料严重匮乏,除去《秦纪》白起的生平更是无史可考
秦一统后成体系的记录战国历史的史料独有秦国史料《秦纪》,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便是秦始皇一统六国后的焚书事件。焚书的主要对象便是六国史料,这是秦国对“欲灭其国,先灭其史”理论的实践,从文史上斩断六国遗民及其后裔对故国的认同感,对一统六国遗民的思想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此外焚书也是秦国出于篡改历史的需要,因为六国史料多有记载对秦国不利的一些史实。
【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 ——《史记·六国年表》
白起的战功主要在与六国的作战中取得,诸如战争此等国之大事,各国史料向来不吝笔墨,那些可能记载白起生平事迹的六国史料却被始皇帝付诸一炬,实属惋惜。如此,记录白起生平事迹的史料只有《秦纪》一家之言了。《秦纪》是司马迁撰写《史记》中战国史的主要参考资料,《秦纪》中的大部分内容被司马迁原封不动的搬到《史记》中,《史记》成书后一时间洛阳纸贵,原始史料《秦纪》便显得多余,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在西汉时期便逐渐失传。《史记》便成为系统的记载战国史的唯一传世史料,并深刻影响着《战国策》和《资治通鉴的》编纂。《秦纪》隐去白起的前半生事迹,作为唯一一部流传至今的成体系的战国史史料,《史记》对于白起前半生的探究亦是无能为力。
焚书使六国史料针对白起内容记载损毁
(二)记录白起前半生事迹的史料或在秦末战乱中损毁
始皇帝焚书后,民间的战国史料基本焚毁殆尽,仅存的记录战国事件的史料便只有秦国的《秦纪》,被秦廷中央保存于宫廷,但是这份仅存的珍贵史料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浩劫。巨鹿之战的惨败动摇的大秦的根基,社稷大厦摇摇欲坠,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在推翻暴秦的战争中项羽出力最大,在处置秦国的问题上,项羽拥有绝对的发言权,甚至连先入咸阳的刘邦也要匍匐称臣。这位楚国后裔在处置秦国问题上将楚亡于秦的积怨悉数发泄开来,他不但诛杀了秦国王族,还一把火焚烧了秦国宫阙与皇陵,报了当年白起入郢焚烧楚国王宫和宗庙的一箭之仇。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焚毁秦宫是继始皇帝焚书后中国先秦文化的又一次浩劫,秦始皇焚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典籍,但是却在宫廷和丞相府有重要备份,并做了细致的官方收藏管理;而项羽一把大火却令秦国官方收藏的备份典籍损失惨重。虽然萧何在项羽纵火前从秦国官方收藏的档案馆中搬走不少典籍,但是秦代的书籍都是刻在竹简上的,不仅笨重,而且体积庞大,刘邦从进入咸阳到被迫退出,不过月余;大部分将士热衷搜刮细软珍宝,对这些文化典籍的保护颇为轻视,在这么短时间内,仅凭萧何之力将秦国官方藏书悉数运走并加以保护,显然力不从心。如果《秦纪》不存在漏记的可能,那么记录白起前半生的史料就很有可能毁于楚霸王的复仇之火。
项羽焚烧秦宫让秦国官藏典籍损失惨重
(三)秦国忌讳失败,故意漏记白起的前半生事迹
昭王十一年(前296年)齐国名将匡章攻破函谷关。而白起在昭王十三年即是左庶长且该职位非魏冉举荐,由此可知他在昭王十一年的职位肯定不低于左庶长,因为昭王十一年至十三年,秦国没有任何对外战争,白起不可能因战功由低于左庶长职位升迁至左庶长,且秦国新遇函谷关之败,秦昭襄王有何理由将职位低于左庶长的白起提升至左庶长呢?
既然白起在函谷关之战时便是左庶长甚至更高职位,在这场生死国运之战,白起丝毫没有置身事外的理由,而此战最终以秦国失败割地求和而告终,尽管秦国在史料中没有记载秦国是何人领兵,不过疾已经病逝,昭王十一年的秦国著名将领屈指可数,也就司马错和白起等人而已。
【二十年(丙寅,公元前295年)秦尉错伐魏襄城】——《资治通鉴·卷四》【十二年(前294年),楼缓免,穰侯魏冉为相】——《史记·秦本纪》
函谷关之败第二年,昭王十二年(前294年),相邦楼缓因函谷关之败罢相,而司马错在这一年却以国尉的身份讨伐魏国,秦国国尉主管军政,官位级别低大良造一级,若司马错身为函谷关之战的前线军事指挥官,遭遇函谷关之败后继续主管军政的可能性就太低了。如果主将是白起,白起因函谷关之败降级至左庶长显然更合理一些。不管函谷关之战秦军主帅是否为白起,白起身居左庶长以上高位,绝无可能袖手旁观,白起参加函谷关之战并失败的可能性极大。
秦史有讳败的毛病,在有些史料中,我们可以发现秦军反复攻占同一地方,其实这就是秦史讳败的铁证,因为秦史着重记载秦军的胜利,对于敌人击败秦军收复城池极为吝啬笔墨。秦国败于六国的战例也是少见于史料,有些就是一笔带过,叙述极为隐晦,甚至不标注年月,双方统帅,己方出兵人数,以及自身的伤亡情况。但是秦国对六国的胜利往往是大书特书,歼敌数量亦是十分详尽,如果秦军大胜,《秦纪》往往标注“斩首”敌人的详尽数目,对于六国对秦胜利《秦纪》往往用“大破”、“破”、“走”等一些不痛不痒的隐晦词。秦史为了保全白起这一战神的光辉形象,将他前半生胜败参半的从军生涯悄然隐去是非常有可能的。
函谷关被攻破后秦国确实无险可守
白起前半生无史可考绝非正常现象,在没有更权威的史料佐证前,个中真相永远是个不为人知的谜团。而我们现今所温故的古代历史事件也不一定完全适合它原本的真实面目,根据史料和考古发掘的推测只能是无限的接近历史真相。此外历史的记载和编纂不可避免的会掺杂史官的主观意识,有俗语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小姑娘”也不无道理,在没有更具价值的考古发掘前,古代历史像极了一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罗敷美女,这也是历史独有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