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差点死于上官桀之手,小小汉昭帝化身福尔摩斯!下面66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那还是燕王刘旦联合盖长公主、上官桀、桑弘羊等人,调兵遣将积极觊觎皇权的非常时期。据《资治通鉴》报道,大约在汉昭帝元凤元年(公元前80年),当时大权独揽的霍光检阅郎官和羽林军时,突然发现一个校尉长得挺帅挺有男子汉气概,内心十分欢喜(原来以貌取人古代也是常态),心动之余,一向行事谨慎的霍大人也不记得向朝廷通报一声,就私自收归麾下,带回了自己的大将军府侍奉(不知霍光是否也有汉武大帝一见帅哥就两眼放光的通病)。
这一下,就让想取代他的一班政敌乐坏了。哼,原以为站姿从来不偏离方向的“小心王”霍光会没有把柄可抓,居然位高权重之后也得意忘形原形毕露了,原本他那些正直持重就是装给老糊涂了的汉武帝看的,这回还不“趁你病索你命”,机会只给有心人准备着。所以今人也说,任何一个烂得流脓的人,都可以站在道德的至高点,指责别人不是圣人,因为是人都会有错。
于是,一直和霍光有矛盾的上官桀等人,立马就给霍光下套子,赏个热辣的“政治火锅”让其享受一番,往死里打的那种,以便取而代之。
经过一番密谋,上官桀等命人伪造了一封想当皇帝想晕了的燕王的奏折,等到霍光休假不在朝中时,连忙派人冒充燕王使者送给汉昭帝。信中当然是大肆诋毁霍光如何不经皇帝同意私调校尉,这此中的磨刀霍霍意味当然是连傻瓜都能看得出来,阴谋大大的。明眼人谁不见位高权重、一言九鼎的霍光在出外校阅郎官及羽林军时,派头比皇帝还大,又是交通管制命人清道,又是驱赶行人什么的,连伙食都是皇家的排场,这哪是一个做臣子的作派?还不是当自己是天子了?这还不是全部,他还积极培植自己的亲信,以权谋私,大忠臣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牧羊十九年,回朝后只不过当了一个区区典属国的官职;而没有功名的大将军长史杨敞却无功受禄,被任命为搜粟都尉,其胡作非为的狼子野心早就暴露无遗。为了刘汉天下安全计,我宁愿舍身成仁交还燕王的印玺,回京城侍卫在皇上左右,以防奸人作乱,不让汉家江山变色,坏了朝纲,云云。
上官桀等人送完信就在一旁偷笑,看皇帝如何收拾自己的政坛“拦路虎”霍光。因为他们原以为年少无知的小皇帝会听风就是雨,基本上是会照本宣科,甚至于已经憧憬着保江山心切的小皇帝立马下诏查办霍光,计划由“经济能臣”桑弘羊与各大臣一起逮捕霍光后,弹冠相庆呢!
殊不知,人小鬼大、心里倍儿清的的汉昭帝一接到奏章,看了一眼就能察觉其奸,不仅没有召来有关官员查办,还有意把之束之高阁。
第二天,不明就里的霍光要进宫面见皇帝,而听到燕王刘旦上书告发他的爆炸性新闻后,几乎是吓破了胆,只能木然地停在画室中发呆,脑子一片空白,不敢贸然进殿去“送死”。
而这边厢,正在急切地等着首辅进宫议事的小皇帝,却不知霍光因为怕皇帝大兴问罪之师而不敢进殿。
“大将军今何在?为什么不上朝听政?”有一肚子话要和亲如父亲的霍首辅说的汉昭帝连忙问左右侍臣。
“据微臣所知,只因燕王控告大将军有欺君之罪,怕被皇上降罪,故不敢进殿是也。”有心加害霍光的左将军上官桀连忙不失时机地给霍光上眼药。
心明眼亮的汉昭帝也早就看出了个中道道,于是立马宣人去把霍光召来。
霍光心里七上八下战战兢兢地进殿面圣后,也收敛了以前威风凛凛的骄矜姿态,连忙毕恭毕敬地脱下官帽,伏在地上向小皇帝叩头请罪。
“大将军请起,而且即管戴好帽子。朕也知道燕王的奏章是假的,是有人故意陷害你,以兜售其奸,将军根本没罪。”看到惶恐不安的霍首辅,汉昭帝立马安抚道。
“皇上英明,微臣确实没有做过什么大逆不道的事,只是皇上是怎样判定这奏章是假的呢?”霍光大惑不解的样子。
“这还不简单,是有人连谎都撒不圆也。你们用脑子想想,大将军校阅郎官和羽林军,是最近的事,而且在长安附近。同时选调校尉也是最近的事,甚至还不到十天,那么远在北方的燕王怎么就能如此之快地知道这些事了呢!这在时间上来说根本就说不过去(那时还没有智能手机啊)。退一万步说,就算燕王知道了,要修书送到遥远的京城长安来,这么短的时间也根本不可能送到我的手上。这里面肯定大有文章,是有人在长安假冒燕王写信陷害大将军无疑。因为大将军如要谋反,也用不着只选调一个校尉就能作乱,此中必有蹊跷。由此不难判断,是有人想陷害大将军,所以燕王的奏章是假造的。”这么逻辑严谨地条分缕析,此时的汉昭帝简直就成了判案如神的福尔摩斯了。
最令人震惊的是,此时汉昭帝才十四岁,在现代估计连初中还没毕业呢,他就有如此锐利的洞察力和政治智慧,于是听了小皇帝的一席话之后,尚书及左右官员全都惊呆了,然后被深深地折服,难怪英明的汉武大帝选他为革命接班人了,这不是一般的聪明也。也不知心中有鬼的上官桀们听后会不会惊出一身冷汗。
皇帝这样一发话,于是有司立马着手调查,而且调查结果正好与汉昭帝的分析完全吻合。
当办案人员发现呈递假奏章的人心虚地逃之夭夭之后,官府立马着手紧急追捕。
此时怕被追查下去追到自己头上的上官桀们,也立即就想方设法劝阻天子的查案行动。因为呈递假奏章的人一旦落网的话,也意味着他们的阴谋会败露,会惹火烧身。
所以上官桀等人心中害怕,便拼命阻止汉昭帝对这一造假事件的追查,可汉昭帝不听。可能也察觉到这帮人有异样,心里倍儿清的小皇帝,后来还禁止上官桀的同党说霍光的坏话,正告那帮人要尊敬先帝钦点辅政的大忠臣霍首辅,谁再造谣中伤霍大将军,就问他的罪!云云。
皇帝放狠话,那可不是玩儿的,于是上官桀等人怕吃不了兜着走,从此以后噤声,不敢再攻击霍光。
于是,原本要兴起的十级政治风暴,因为聪明小皇帝的明察秋毫,四两拨千斤地轻易消弭于无形,也充分展示了汉昭帝非一般的视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