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泰的托古改制在历史上有何影响?下面66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南北朝时代是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正式因为这次绵延数百年的民族大融合,才为后来的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在这次民族大融合中,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被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帝王,而西魏权臣宇文泰则拥有仅次于拓跋宏的功勋。很多历史学者认为,宇文泰的托古改制是西魏和北周又弱到强的开始,也为后来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这次托古改制不仅仅是将制度恢复到周礼如此简单,而实际上是西魏朝廷推动的一次民族大融合活动。正式这次改制的成功,才使北方政权有了一统天下的能力,战乱数百年的南北朝时代走向终结。
在北魏分裂城东西魏时,西魏是三个国家中最为弱小的。在军事上被高欢控制的东魏连续打压,处于岌岌可危的地步,在经济和文化上远不如萧衍的南梁强盛。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在百年之后,结束南北朝战争的星星之火从这里点燃了,而点燃这团火焰的人便是宇文泰。宇文泰是西魏的大丞相,也是控制西魏朝廷的权臣。他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在战乱中让西魏渐渐崛起,在熬死了东魏权臣高欢后扭转了战略上的颓势,最终让国家走上了统一天下的快车道。宇文泰之所以能完成这样的成就,就不得不提到他的托古改制的革新。
宇文泰是鲜卑人,但并非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指定的八大鲜卑豪门贵族,而是出生于六镇的鲜卑军事家族。六镇本事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时期建立起来的,抵御北方草原柔然人南下入侵的防线。这里聚集了鲜卑最为精锐的军队,在北魏立国早期是鲜卑贵族建功立业之处。所以在北魏前期六镇的军队非常强大,国家的资源向这里倾斜。但在拓跋宏迁都洛阳和汉化改制后,国家资源向中原倾斜,六镇开始逐渐没落,也就为后来的六镇起义埋下了隐患。宇文泰便是在六镇起义中成长起来的将领,最终成为关陇门阀集团的首领。
由于拓跋宏汉化后,北魏朝廷被汉化的鲜卑和汉族门阀所掌控,这让六镇的军队利益锐减,最终酿成了六镇起义。起义军很快在北魏北方各处点燃,战乱席卷了北魏的大片国土,不少六镇军人被卷入其中。宇文泰家族本是六镇的军事世家,在六镇起义中辗转,经历多股起义军后,最终投靠了北魏权臣尔朱荣。
因为尔朱荣收下大将贺拔岳与宇文泰是世交,所以宇文泰便在贺拔岳收下带兵打仗,并成为贺拔岳的重要心腹。尔朱荣集团在高欢的反击下覆灭后,北魏孝武帝元修和权臣高欢开始争夺朝廷大权而内斗。元修为了对付高欢的军队,联合了驻军关中和陇西的贺拔岳,这使得宇文泰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高欢在平灭尔朱荣集团后,开始掌控北魏朝廷政权,这与刚登基的北魏孝武帝元修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元修联合其他军阀与高欢对抗,其中贺拔岳就是高欢重要的对手。贺拔岳本是尔朱荣收下大将,尔朱荣遇刺后又跟从尔朱天光作战。尔朱天光战败被杀后,贺拔岳乘机占据关中和陇西地方,成为西北方最大的军阀。宇文泰作为贺拔岳的心腹,参与了贺拔岳军队崛起的整个过程,也称为贺拔岳收下数一数二的将领。尤其是在评定陇西各处军阀的过程中,宇文泰立下大功,声望在贺拔岳军事集团中最高,受到很多鲜卑贵族和军阀的支持。
由于贺拔岳在和军阀侯莫陈悦联合对抗高欢时遇刺身亡,宇文泰被贺拔岳集团下的将领们推举上位,成为了关中陇西最大的军阀。宇文泰接手贺拔岳的军事集团后便开始了一系列的改制,最终这个集团发展成了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关陇门阀集团。在贺拔岳时代,关陇门阀集团还是关系比较松散的门阀豪强的集合体,以关中和陇西的门阀豪强为主,其关联程度与北齐的山东世家、南梁的江南士族差不多。但是经过宇文泰的一系列改革和发展,这个门阀集团从松散走向严密,成为了西魏和北周国家的核心力量,也成了隋朝统一天下的引擎。
宇文泰接手关陇门阀集团不久,北魏孝武帝元修便在与高欢的战争中战败,仓皇的逃到关中投靠宇文泰。此时宇文泰刚刚平定了军阀侯莫陈悦,东进长安站稳了脚跟。宇文泰接受夏州刺史于谨的建议,效仿曹操迎元修入关中,打算挟天子以令诸侯。元修进入关中后,高欢拥立元善见为皇帝,北魏分裂成东西两魏。不久之后宇文泰将元修毒杀,拥立拓跋宏的孙子元宝炬为皇帝,自己以丞相的名义控制西魏朝廷大权。在掌控西魏朝廷期间,宇文泰除了率军抵抗东魏高欢的西进以外,便是托古改制革新西魏朝廷的权力架构。
在政治上,宇文泰以恢复周礼的名义建立了新的朝廷制度,在包括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军事上宇文泰仿照鲜卑族的军事制度建立了府军制,设立八柱国和十二大将军,共设立二十四军。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革,西魏由弱到强,国力开始了腾飞。尤其是高欢去世后,西魏少了来自外部的军事压力,这些改革的成效凸显,让西魏所处的政治局势被扭转,开始力压北齐和南梁两国,占据南北朝内战的主动。杨坚后来之所以能一同中华,便是得益于宇文泰这次改革所奠定的基础。
宇文泰改制的说法很有意思,名义上叫做复古。政治上否定秦汉魏晋以来的制度,改为远古周朝的制度。军事上否定了全盘汉化,开始走鲜卑传统旧制的路线。这种改制表面上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实际上却是挂羊头卖狗肉,所以历史学者们称其为托古改制。
从政治上看宇文泰似乎追求了周朝的做法,实际上只是在表面上实行周礼,在内涵中却是加强中央集权的秦汉制度。但这样做有个好处,就是否定了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指定的以鲜卑八大贵族和四大汉族门阀控制朝廷的制度,打破了朝廷中的政治垄断,引入关中和陇西的豪强进入朝廷。
拓跋宏的汉化是以魏晋的门阀政治制度为标准的,所以北魏朝廷被门阀士族所垄断,最终酿成了六镇起义的大乱。宇文泰的权力基础并非门阀,如果沿用门阀政治,则难以控制朝廷。宇文泰是六镇起义中崛起的,支持他的要么是六镇的军事贵族,要么是关陇地区的豪强,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不是拓跋宏指定的高门大阀。宇文泰以该周制的名义把自己的支持者引入朝廷,控制了朝廷中的关键职位,把原来的北魏门阀架空,以达到中央集权的效果。而这些军事贵族和豪强进入朝廷后也稳固了宇文泰的权势,让他更好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如果说政治上的改革给了西魏和北周稳定的政治环境,那么宇文泰在军事上的改革则是彻底解决胡汉矛盾的开始。自西晋亡国以来,北方大地便频繁的陷入胡汉内斗之中,很多国家因此而亡国。即便在拓跋宏等皇帝执政期间有过短暂的和平,但也没有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高欢的儿子们建立的北齐之所以走向败亡,朝廷中的胡汉内斗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宇文泰的军事改革几乎彻底解决了这个矛盾,也为后来北周灭北齐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宇文泰的军事改革不仅仅限于军事,在政治上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
宇文泰建立的军事制度叫做府兵制,是中国古代少有的职业军人制度,名义上是参照鲜卑传统的军制改革。宇文泰起于六镇,前文讲过六镇军人是最反对拓跋宏汉化改制的。在高欢家族统治的东魏和北齐,其中最大矛盾就来自于六镇军事贵族控制的晋阳。宇文泰没有否定六镇军人的意见,反而积极支持他们恢复鲜卑传统,甚至是放弃汉族姓氏,恢复到鲜卑的旧姓氏。宇文泰的操作得到了鲜卑军人的支持,府兵制的改革顺利进行。建立府兵制后,西魏的军队由八柱国统领,共设立十二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下有两军,共设二十四军。
西魏的八柱国中,宇文泰本人虽然没有直属大将军,但却是八柱国的最高统领。西魏宗室广陵王元欣排名第二,但实际上并无军权,只是空有名头而已。府兵制中的十二大将军直接向赵贵、李虎、李弼、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六位柱国负责,他们每位又开府两军,共开府二十四军。上述的这些制度都是军事上的改革,主要是为了提高西魏军队的战斗力,充分利用鲜卑和北方少数民族能打的特性,用于对抗东魏军队。而宇文泰在府兵中采取了一些政治化的手段,却成为了解决胡汉矛盾,成就关陇集团的关键。
宇文泰把军事改革和政治改革相结合,把八柱国家族经营成了新的门阀世家,以替代拓跋宏指定的鲜卑贵族和汉族门阀,于是八柱国便成为了关陇集团的核心门阀家族。这些家族之间不仅仅有军事和政治上的联系,并且按照鲜卑的习惯进行联姻,形成了血缘上的利益共同体。宇文泰还给八柱国中来自于汉族门阀豪强的李虎、赵贵、李弼等人赐予鲜卑姓氏,这使得府兵中形成了胡汉一体的风潮,逐渐解开了胡汉互相抵制的矛盾。而以八柱国为核心的关陇门阀集团,也成功掌控了西魏政权,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政治集团。
与北齐的山东世家、南梁的江南士族相比,关陇贵族门阀集团更加的团结,各个家族的利益相关更加紧密,在政治上和军事上有着极大的共同诉求。北齐和南梁的门阀比较松散,在政治斗争中常常是临时结成同盟,互相背叛比比皆是,斗争中也是相互提防,国家也就常常在内斗中衰弱。关陇门阀的团结让国家减少了内耗,团结一致对外,使西魏的国力不断上升,最终凌驾于北齐和南梁之上。可以说在隋唐时代的三大门阀集团中,真正在政治上和军事上达成统一和紧密联盟的,便是从关陇门阀集团开始的。
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后,西魏解决了内部矛盾,国力得到增强。而北齐和南梁则在内乱中不断消耗虚弱,最终丧失了政治上和军事上的主导权。从天下大势发展的方向来看,宇文泰的改革虽然是成功的,但也没有跳出门阀政治的基本逻辑。他的托古改制只是挂羊头卖狗肉,借了古制的名头,换了一批门阀进入朝廷,并没有实质上的改变国家的政治体制。因此尽管北周能够消灭北齐,隋朝能够一统天下,都不能解决门阀政治带来的短命王朝问题。所以北周也好,隋朝也罢,都是短命王朝,历史周期律的恶性循环还是需要新的圣人出现才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