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什么不让吕后陪葬呢?下面66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让吕后给刘邦陪葬是不可能的,但刘邦也为戚夫人和刘如意做了考虑,于是给母子二人安排了退路,以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但刘邦死后不久,悲剧就发生了,先是刘如意惨遭吕后杀害,紧接着戚夫人也被做成了人彘。
戚夫人,定陶人,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之后不久,在路过定陶的时候得到她,由于她美艳绝伦而又能歌善舞,因此被刘邦所宠幸,不就后生下儿子刘如意。
而多年之前,刘邦已经在老家沛县娶了吕公之女吕雉为妻了,吕雉还为他生下一子刘盈及一女鲁元公主,并含辛茹苦将一对儿女养大,可以说是刘邦的糟糠之妻,有大功于刘家。
刘邦与项羽彻底翻脸之后,作为报复,项羽抓了吕雉及刘太公作人质,将他们关押了三年多时间,期间他们吃了不少苦,甚至一度有生命危险,一直到鸿沟议和达成之后,他们这才被项羽送还给刘邦。
当时吕雉年纪也大了,又长期饱受摧残,因此容颜不再,不被刘邦所喜欢,但好在刘邦还是念及夫妻之情的,不但将她封为王后,还将她的儿子刘盈封为王太子。
起初,吕雉还是很痛苦的,当她第一次看到戚夫人的时候,她就知道自己最大的优势除了是刘邦的嫡妻之外,再无其他了。
但是,吕雉是一个很坚强的女人,她吃了太多的苦,遭的罪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因此她很快就看穿了这一切,她只希望自己及刘盈的地位能保住,就感到满足了。
刘邦称帝之后,吕雉顺利成为皇后,而刘盈也成为皇太子,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好。
但让吕雉万万想不到的是,戚夫人并不打算只当个宠妃,她便想要儿子刘如意取代刘盈成为太子。
为了达到目的,戚夫人使劲给刘邦吹枕边风,搞得刘邦一度认为刘如意跟他最像,而刘盈就是个窝囊废,就打算改立刘如意为太子,但因为周昌等大臣坚决反对,所以一直没有付诸行动。
这就让吕雉十分气愤了,觉得戚夫人也太得寸进尺了,抢走了自己的丈夫不说,难道还要抢走自己的皇后之位,以及儿子的太子之位吗?
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谏争,未能得坚决者也。吕后恐,不知所为。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吕雉不能再忍了,她决定反戈一击,便逼迫张良给她出主意,张良无奈之下只得献计,她便按照计策请来商山四皓辅佐刘盈,刘邦由此暂时打消了改立太子的想法。
当然了,戚夫人怎能善罢甘休,她使出浑身解数在刘邦面前撒泼打滚,还常常将刘如意抱到刘邦身边,刘邦心疼戚夫人和刘如意,竟然说出了一句话,“终不使不肖子居爱子之上”。
所谓的不肖子,指的就是性格羸弱的刘盈;而爱子,则指的是刘邦最喜欢的儿子刘如意,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能让刘盈居于刘如意之上。
刘邦再次产生改立太子的想法,吕后因此急得不得了,又找来大臣劝说刘邦,刘邦便将此事暂时搁浅,但也并未就此彻底打消主意。
惊险的夺嫡风波逐渐让吕雉意识到,她必须变得更加强大,才能保护自己及儿子,于是她做了几件事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具体说来,吕雉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杀人立威,当时刘邦有意铲除异姓诸侯王,但他碍于情面而有所保留,吕雉便决定帮他一把。
被吕雉盯上的第一个目标是淮阴侯韩信,当初刘邦攻打韩信,本打算杀掉韩信,但他念及韩信的功劳,便只是将他贬为淮阴侯,并安置在京城监视起来。
后来,刘邦外出征战,吕雉便要求萧何献计,萧何只得听从,二人一起设计将韩信骗入宫中杀死,刘邦回来之后虽然感到很意外,但也默许了吕雉的做法。
还有梁王彭越,刘邦也没打算杀他,只是将他废为庶人,流放到蜀地生活,但吕雉却说刘邦这是放虎归山,刘邦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听从吕雉的建议,将彭越杀死并剁成肉酱,赏赐给其他诸侯王吃,以此来震慑他们。
通过杀掉韩信和彭越,吕雉向世人展示了自己果敢而狠毒的一面,由此确立了威望。
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
除此之外,吕雉还频繁向刘邦献计献策,多被刘邦采纳,因此逐渐成为最高决策层人物之一,她的地位他也因此越发稳固。
到了刘邦人生最后几年,吕后插手朝廷事务的程度已经很深了,可谓权势熏天,刘邦这才意识到,想要改立太子已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
比如说,刘邦每次向大臣们提出改立太子,都会被大臣们坚决予以驳斥,大臣们给出的理由是自古立嫡立长,刘盈作为嫡长子,理应是太子;而刘如意不过是庶子,如果将他立为太子,那就要天下大乱了。
但实际上,刘邦的大臣之中,大多数都被吕雉给拉拢过去了,比如萧何、张良,他们都是吕雉的故旧,也都不支持改立太子;还有叔孙通等大臣,作为文臣的代表,以公心而论,他们也是坚决维护刘盈的。
并且,以吕雉的妹夫樊哙、哥哥吕泽和吕释之等人为首的功臣集团,他们也都是支持刘盈的,因此吕雉背后的势力还是很强大的,刘邦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一旦他贸然改立太子,刘如意能否坐得稳皇位?要是坐不稳,还不如不让刘如意当太子。
而刘邦改立太子的计划破产之后,他需要考虑的唯一一个问题,就是给戚夫人和刘如意找一条好的退路了,防止他们被吕雉杀害。
由于改立太子的风波持续的时间太长,所以吕雉和戚夫人关系十分不睦,这才当时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刘邦也知道,吕雉这个人心狠手辣,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啥事都干得出来,万一有一天他死掉了,戚夫人和刘如意必死无疑。
为此,刘邦在人生最后一年,常常为此感到担忧,而且闷闷不乐,直到有一次一个人对他说了一番话吗,他这才开朗了许多。
有一天,江邑侯赵尧面见刘邦时说,陛下之所以心情郁闷,我猜测是戚夫人与吕后关系不睦,您担心自己去世后,吕后会杀掉戚夫人和刘如意吧?
刘邦见赵尧猜透了自己的心思,便问他有何计策,他便说,想要保护戚夫人母子,也不是没有办法,您只需要给赵王(刘如意)找一个吕后、太子和群臣都敬仰之人担任国相就可以了。
刘邦听完觉得很有道理,便将周昌任命为赵国国相,周昌当时的职务是御史大夫,他很早就跟随刘邦,而且为人刚正不阿,有很高的威望,人人都敬畏他,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
刘邦觉得这还不保险,于是让当时掌管北军的戚夫人之父兄派兵暗中保护刘如意,并给刘盈写了一封诏书,即《手敕太子文》,要刘盈一定要好好保护戚夫人和刘如意母子。
高帝钟爱赵王,屈周昌使相之,及莫年,则以戚氏本兵,得非阴为保护赵王之计。
刘邦之所以不写诏书给吕雉而是刘盈,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吕雉太恨戚夫人,而且她心狠手辣,刘邦不论说什么她都不会听的;而刘盈仁厚则更加宽厚宽慈,必定会尽心保护戚夫人母子。
在做完这些事之后,刘邦终于松了口气,觉得戚夫人母子的安全终于有保障了,但在他人生最后几天,又发生了一件事,让他再次紧张起来。
事情是这样的,朝中一些反对吕雉的大臣向刘邦进谗言说,吕雉和妹夫樊哙密谋,准备在刘邦死后带兵杀死戚夫人和刘如意。
这事如果放在平常,刘邦倒不担心什么,但问题是几天前他刚让樊哙领兵讨伐燕王卢绾,樊哙当时手握数万大军,这事就危险了。
我们都知道,樊哙与刘邦关系非同一般,两人是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还是连襟关系,并且樊哙还是汉朝建立的大功臣,地位显赫无比。
但是,刘邦听说樊哙准备与吕后密谋杀害戚夫人和刘如意之后,依然在愤怒之下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那就是派遣周勃和陈平去军中斩杀樊哙。
至于说吕后,刘邦对她并没有半点追责的意思,反而将她找来托付后事,不久后他就因病去世了。
当然了,樊哙最后也没死,因为陈平担心得罪吕后,只是将樊哙就抓捕了,在入京的半路上就听说刘邦死了,于是紧急入京向吕雉表忠心,然后释放了樊哙。
这件事当然是刘邦误会樊哙了,其实樊哙对他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的,哪怕后来吕雉掌权了,他也并没有参与迫害戚夫人和刘如意。
而就在刘邦去世后不久,吕雉采取了一些措施,将刘邦生前对戚夫人和刘如意采取的保护措施给一一化解了。
刘盈继位之后,吕雉从成为皇太后,一般称为吕后,吕后以刘盈年幼为由,宣布代替刘盈掌管军政大权,这一手是刘邦万万没想到的,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刘盈对戚夫人和刘如意失去了保护能力。
不久后,吕后又将除了薄姬之外的刘邦所有妻妾都给抓了起来,关押在后宫之中,其中戚夫人则被她区别对待,被关押在永巷做苦役。
吕后之所以不杀死戚夫人,是为了实施第二步计划,将已经就藩的刘如意给骗到京城来杀死。
为了能让刘如意来京城,吕后多次派人去赵国催促刘如意,刘如意思母心切,本想立马启程奔赴京城,但周昌却将他给拦下来,还说吕后让他入京是为了杀他,他便没有去京城。
后来,吕后想到一个办法,周昌虽然侍奉赵王,但也是直属朝廷的官员,不如先把周昌给召回来,再让刘如意入京。
果不其然,周昌得到朝廷旨意后,果然因为不敢违抗命令而入京,吕后便又派人去请刘如意,刘如意最终因为思母心切而入京。
刘盈知道吕后想要杀死刘如意,便亲自去城外迎接,还让刘如意跟自己同吃同睡,但有一天刘盈早起打猎,刘如意因为年纪小无法早起,就留在刘盈的寝宫中继续睡觉,吕后趁机派人将刘如意给杀死了。
至于说那支暗中保护刘如意的北军人马,也因为刘如意执意入京而失去作用,不过他们在后来的诛吕行动中出力颇多,为戚夫人和刘如意报了仇。
刘如意一死,吕后就开始对付戚夫人了,她让人将戚夫人做成人彘并扔到茅厕中,没过几天戚夫人就死掉了。
我们可以发现,不论刘邦生前做了什么安排,只要他死了,都是无法保护戚夫人和刘如意的,因为吕后也不是个狠角色,没什么事可以难倒她。
如果非要给刘邦找个万无一失的办法保护戚夫人和刘如意,那就正如题中所言,让吕后给他陪葬,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前文我已经阐述了,刘邦几次想要改立太子而不得,那他就只能让刘盈继续担任太子了,在这种情况下,他就必须留下吕后,毕竟刘盈当时不过十六岁,在朝堂上没什么根基,不足以震慑群臣,只有政治才能卓越又有威望的吕后能帮他;
第二,从个人感情而言,吕后即是刘邦的糟糠之妻,又是国家的功臣,刘邦对她还是有感情的,让她给自己殉葬这种事,刘邦是干不出来的,更何况他不想让儿子刘盈失去亲生母亲;
第三,刘邦对吕雉的认识还是不够深入,他为戚夫人和刘如意留了后路,以为这样吕雉就没办法了,没想到吕雉的复仇之心过于强烈,而且手段太过狠毒,宁愿剥夺儿子刘盈的皇权,做一些危害汉室江山的事情,也要将戚夫人和刘如意杀掉;
第四,退一步讲,即便刘邦真的想要让吕后殉葬,他也不一定能办到,正所谓狗急还跳墙呢,刘邦要是把吕后惹急了,吕后先下手为强也尤未可知,要知道刘邦人生最后几年都是病病殃殃的,身上的伤也一直没好,这就给了吕后很好的机会。
其实,刘邦对吕后还是有所防范的,比如吕后曾在他死之前几天,从各地找来很多医生给他看病,医生都说他的病是可以治疗的,但他选择了拒绝。
这事就很诡异了,皇帝一般都比普通人怕死,刘邦为何要拒绝治疗呢?他当然是害怕吕后趁机下手,自己反而活得更短了。
并且,别看刘邦是高高在上的帝王,但因为他身体不太好,所以很多权力都在无形中转移到吕后身上了,吕后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的安全,刘邦未必动得了她,这一点刘邦是有深刻认识的;
第六,刘邦喜欢更像自己的刘如意,想要立刘如意为太子,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他对戚夫人未必是真爱,可能仅仅只是喜欢戚夫人的美貌和才华,因为戚夫人自始至终都不是个有政治头脑的女人,甚至不那么聪明。
刘邦作为一代英主,岂能不知道戚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就导致他对戚夫人的爱护之人并没有那么强烈,而是做了更多事情保护刘如意,要不然他为何不在临死前下诏让戚夫人去赵国生活呢,只是轻飘飘地在给刘盈的诏书中,顺带捎上戚夫人。
也就是说,刘邦最想保护的只是刘如意而已,当他采取了一些措施之后,他放心将身后事托付给吕后,而不是让吕后殉葬,对于戚夫人则没有什么特殊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