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的成功与丰功伟绩,奠定了中国的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朝的基础,是华夏民族精神的象征;大禹精神也成为华夏民族精神的代表。
大禹治水的事迹虽见于中国各种文献,但因大禹建立的夏朝在中国史学界与考古界一直没有得到确认,大禹治水的故事也被怀疑为神话和传说,进而怀疑大禹人物的存在,否定大禹个人的真实身份。
史料中虽明确记载大禹的父亲以堵的方法治理水患,九年而不成;大禹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治理洪水,采用疏通河道的方法,终于治水成功,得到各地氏族部落的拥戴,华夏大地成为统一的王朝。
对于大禹父亲鲧以堵的方法治理水患失败和大禹以疏通河道的方法治理洪水成功,不仅普通民众感到很迷惑,相信史学界与专业学者也会感到很困惑。大禹父亲鲧怎么会以堵的方法去治理洪水九年而失败,这不违反自然规律与基本常识吗?鲧的方法怎么会得到圣贤尧帝、四岳长老的赞同以及民众的认同,同心同力、千辛万苦地堵塞河道,阻挡洪水?难道大禹父子治水的故事,只是一个神话,只是一个传说,缺乏合理性缺乏事实依据?
如果事实是这样的话,那夏朝的历史将会被否定,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也将无法确认,中华文明的信使地位也将会被否定,中国文献的真实性也会被否决。事实当然不会是这样,虽然中国史学界与考古界无法证实夏朝的存在,但大禹的故事与夏朝的历史地位不容怀疑与否定。
全国各地流传有许多大禹治水的地方,尤其是大禹治理黄河水患的故事,也让大禹治水的真实性更加的扑朔迷离。黄河中上游,河水穿梭在崇山峻岭、黄土高坡之间,河道亿万年前已经形成定型,人力无法改变。黄河下游流域,自然降水无以形成黄河下游地区的水灾;黄河水源基本来自青藏高原的高山融水,在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奔流到海不复回”,在上古时代无需治理,也无力治理。华北平原基本为黄河泥沙沉积而成,其泥沙完全为黄河所夹带而来,已是自然状态,真不是生产力低下的上古人民所能治理的。
那么真实的大禹父子治水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大禹父子以堵以疏的治水方法,为何会得到尧舜的支持与民众的拥戴呢?
在清嘉庆《怀远县志》记载:“旧县志:淮河在县东南二里,源发豫之胎簪山,至桐柏山而始大,书曰遵之,东行数百里至于荆山,至淮浦入海。水经云:淮水出荆之左,迂回以入涡,麓高水汇为患,禹鑿(凿)荆涂二山之峡,使淮出于其间,水乃安流。所鑿(凿)处有遗迹,冬月可见。”。
《怀远县志》明确记载了大禹在疏通荆涂二山之间的淮河水道之前,淮河流至荆山之东,因受荆涂二山的阻挡,被迫迂回至荆山西麓,先入涡河东流后,流入东海。但因为荆涂二山的阻挡,而产生“麓高水汇为患”,于是尧舜命令大禹父亲鲧治理荆涂地区的水患。
淮河水位的抬高,必然淹没淮河上游大片的良田,威胁到淮河上游人民的生活生产;荆山北麓为广阔的淮北平原,地势低洼平坦,淮河抬高的水位必然对淮北平原人民的生活与农业生产带来更大的威胁和生命威胁。在此情况下,鲧治理淮河水患的唯一选择,就是在涂山西麓和北麓修筑水坝,阻挡高位淮河之水在荆山西麓的北流。在淮河北岸修筑长堤高坝,堵塞淮河之水的北流,这无疑是项巨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一项得到尧舜赞同与淮河北岸人民支持的治水措施。于是,鲧以堵的方法,修筑水坝,阻挡淮河之水北侵的措施,也是合情合理、非常正确的措施。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虽然,鲧的治水措施合情合理,正确得当,但淮河上游之水受降水大小的影响,堤坝的高度无法实现对任何情况下上游来水量的控制,一旦决堤,对淮河北岸的威胁就更加巨大。于是,鲧以堵的方法,实现对荆山地区淮河治水的措施完全失败,九年而不成。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在对淮河荆涂地区的大规模水利治理,吸取了鲧治理淮河失败的经验,在修筑淮河堤坝的同时采取了分流措施,在荆山西部,修建了淮洪新河分流淮河、涡河之水,避免了鲧只是单纯以堵修建堤坝的方法,实现了对涂山地区淮河上下游水患的治理,基本避免了水季时期淮河两岸人们长期遭受的水患。
因此,大禹之父鲧,以堵的方法治理荆涂地区淮河水患,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合理的,是得到尧帝舜帝与四岳长老支持的。虽然鲧最终没有解决荆涂淮河上下游的水患,但为大禹以疏的方法治理荆涂地区淮河水患提供的经验与反思;虽然“负命毁族”有辱使命,但其坚持不懈,以一族之力,治理危害整个淮河流域水患的努力,值得我们永远怀念,也许这才是“怀远”的真实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