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雍正和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66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选择继承者时,为什么选择弘历而不选择弘时?
引导语:后人在谈论雍正的继承者时,往往都会将弘历与弘时作比较,皇位的继承最终以弘历胜出告终。尽管弘历具备出色的能力,但也有不少人为弘时抱不平,那么,雍正最终为什么选择弘历继承皇位而不选择弘时呢?这当中原因,其实早有端倪。
弘历当上皇帝的根源,实际上可以追溯至雍正争夺皇位的时期,彼时雍正还在与诸位弟兄争夺皇位的阶段,但当时他并不是大热人选。在康熙皇位的继承者中,雍正的支持者并不多,当时他的支持者远不及八阿哥和十四阿哥,但最终能胜出,取决于他的一个决定。
这个决定便是将自己的儿子给康熙看,彼时的康熙在皇位的继承上还处于犹豫不决的状况,面对自己的一众儿子,康熙久久无法做出选择。当时在皇位争夺中表现平庸的雍正看出了父亲的犹豫,想出一个妙招,他将自己出色的儿子“弘历”与父亲相处,讨欢心。
这一招果然有效,当时康熙在赏牡丹,雍正便将弘历安排其中,最终爷孙两人相处非常愉快,孙子弘历在爷爷康熙的提问下对答如流,显得十分聪颖,弘历也因此被康熙带进宫里亲自栽培,这样一来,弘历实际上在雍正争夺皇位中立下了大功。
雍正的儿子弘历很好地讨到康熙的欢心,这也让雍正在皇位的争夺中瞬时成了一匹黑马,后来在部分大臣的助攻之下,雍正打败了诸多大热人选,成功地成了康熙的接班人,成就新一代帝王。无论怎么说,弘历在雍正争皇权的过程中助攻了一把,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助攻。
当雍正选择自己的继承人时,先前给自己助攻的儿子弘历自然占得先机,并且能被自己推荐给父亲,也说明了弘历本身有过人之处,聪颖有学问的条件自然是少不了的,后期加上康熙的亲自栽培,成长进度肯定快于弘时。
弘历最终能成为雍正的继承人,得益于父亲和爷爷的看中,而弘时敌不过弘历,除了对手强劲外,自身也有一大缺陷。这一缺陷便是不懂得变通,城府浅显。
为什么这样说呢?原来,在雍正当上皇帝的前后,弘时作为雍正的儿子,心始终不在父亲这边,他与一众大臣的观点一致,即康熙皇位的继承将在八阿哥和十四阿哥诞生,决计不会是自己的父亲。这么看来,弘时这种站边不站自己人的做法实属一大漏洞。
除此之外,弘时不仅在观念上支持“外人”,在行动上也支持外人,在雍正争夺皇位的过程中,弘时日常在康熙的面前替八阿哥说好话,认为八阿哥才是爷爷继承人的第一人选,当然,弘时的做法在当局者来看,属于民心所向。
当时大部分人都不会认为雍正能继承康熙的皇位,当雍正最终成为皇帝后,难免存在着诸多争议,儿子弘历在前后的态度都与这样人一致,由此,也看出了弘时这人内心不懂得变通,城府也比较浅显。弘时显然在雍正的心中是比较低分的,毕竟他能从劣势中脱颖而出,靠的就是极深的城府,而儿子弘时这般性格,又怎么继承自己?
当雍正以黑马的姿势当上皇帝后,他实际上已经对自己的继承者做到心中有数了,当弘历被自己当作“棋子”一般打入父亲的手下时,他已经看好了这个儿子的前途,当自己凭借弘历能脱颖而出之际,他大概率已经将这个儿子当作了自己皇位的接班人。
在弘历得到康熙的亲自栽培时,弘时却还依旧一副耿直的心态,将自己在爷爷康熙的美言放到了自己的八叔而非父亲身上,这种做法或许在平常人家中值得赞颂,但是在官场以及皇位的争夺战中,这种做法无疑是自断前程。
弘历执政的时代,世界正发生了大变革,西方国家正经历着工业革命的洗礼,彼时的清政府也逐渐地走向衰败,很多人或将这一阶段中国的落后归咎于弘历的统治,认为若是耿直的弘时治理会有更高的结果,但其实不然,当时中国的落后是相对于西方而言的,只能说当时中国的封建制度已经与世界大势背驰而道,走向没落是冥冥之中的。
结束语:
弘时作为雍正的第三个儿子,却在皇位的争夺中输给了第四个儿子弘历,究其原因,在于前者的性格不讨父亲欢喜,就算雍正摒弃前嫌,不计较弘时那种帮外人的责任,他也大概率不会将皇位传给弘时,因为在瞬息万变和争权夺利的朝内,弘时的性格与环境背道而驰,根本胜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