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留下的四位重臣,乾隆是怎么”清除“的?66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乾隆上台后,虽然不喜欢李卫,但又不能太过得罪李卫,只有等他去世之后,下江南看见李卫夫妇的雕塑,下令拆除,以表达心中的不满!
01
满汉依旧还是朝中大势之争
虽然从康熙时代就一直推行满汉一家,但实际上满汉地位却依旧差距过大,汉人在官场上的地位始终比不了满人,特别是那些从关外追随清军入关的满人。
康熙去世后,留下七位顾明大臣,其中只有张廷玉一个是汉人,其余的不是亲王就是与皇家关系密切的满人。
到了雍正年间,雍正大力整顿康熙留下的烂摊子,这个时候就不要想什么满汉了,只要有能力、只要皇帝觉得你行,那就有出头之日。
在到乾隆,雍正留下三个能臣,鄂尔泰、张廷玉、李卫,前两位算是三朝老臣,而且都是在军机处,朝中地位非常之高,如果李卫再次入阁,势必会扭转局势。
因此,乾隆虽然尊崇李卫,却没有给他最高地位,依旧只是直隶总督,这个位置其实对于乾隆来说最适合。
李卫对皇家的忠心毋庸置疑,将京籍之地交给李卫,乾隆也放心。
后来又入朝,监管直隶,始终没有走到最高点。
02
发家史真的很不一般
真实的李卫与影视剧作品中的李卫差别很大,最大的就是出生和背景,至于他做过的事情,基本上算是还原了现实。
李卫并不是叫花子出生,被雍正收留,真实的李卫家境富裕,只是不喜欢读书,李卫父亲请了好几位老师,都被李卫以各种方式驱逐。
康熙五十六年李卫的父亲觉得再这样下去不行,所以就花费巨大代价,为李卫捐了一个员外郎的官职。
李卫入朝之后,就表现出自己能力的一面,虽然不识字,但能力真的很突出,因此受到康熙的赏识,仅一年的时间就成为户部侍郎。
雍正上台之后,对李卫更加信任,主要的原因就是李卫是个能臣,没有派系,最适合自己培养心腹。
有时候帝王培养心腹也很难,自己宠信的不一定是个能臣,能臣不一定就和帝王一条心,因此得不到帝王的宠信。
李卫虽然不识字,但是对于揣摩帝王心思,那叫一个厉害!
03
李卫是能臣,却不功高震主
雍正首先派李卫到了云南盐道,这一步其实就是考察李卫是否真的有能力,为后续提拔委以重任埋下伏笔。
果不其然,李卫在云南盐道做得非常好,雍正非常高兴,不到一年就提拔为云南布政使,同时还监管云南盐道。
上任后,李卫再次将云南打理的井井有条,但是雍正看中的不是李卫的云南治理能力,而是在盐道上的能力。
一年后就提拔成为浙江巡抚,在浙江扎根不到一年,就提拔为两浙盐政使,开始对江浙地区的盐政进行整治。
李卫果然不负雍正期待,大刀阔斧,将盐政弊端清理干净,受到雍正夸耀,随后就被提拔为浙江总督。
李卫用五年的时间,实现一年一个级别,最终成为主政一方的总督,封疆大吏,这怕是没有几个人能有这种能力,更何况李卫还是一个汉臣。
李卫也知道自己的地位从何而来,丝毫不敢逾越,始终是雍正手底下最听话的臣子,虽然没有影视剧作品中那种表现,但也差不多。
雍正七年提升为兵部尚书、太子太傅,雍正十年为刑部尚书,直隶总督!
04
乾隆虽然不喜欢的,但也不敢得罪
乾隆上台后,雍正留下的四个重臣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左右了乾隆的思想。
很长一段时间,乾隆手中权利并不集中,他也发现了张廷玉、鄂尔泰挺好用的,就是两个亲王不怎么和自己一条心。
所以很快就借助张廷玉和额尔泰将两位亲王排除在外。
之后,乾隆开始培养自己的心腹,而鄂尔泰和张廷玉虽然是三朝元老,但是影响力太大,常常能够左右乾隆的思想。
果不其然,不久后,鄂尔泰、张廷玉先后受到打压,张廷玉死后差点没有享受到太庙的待遇。
李卫就显得看懂了局势,时常触动乾隆的胡须,却从来不会得罪太深,乾隆就算是想找麻烦都没有借口。
好在乾隆等待的日子不长,乾隆三年,李卫去世,乾隆还是按照父亲的遗志,厚葬李卫,最后在南巡的时候,拆除李卫雕像,以表达心中的不满。
相比于张廷玉他们,李卫的结局已经很好,就算是乾隆也不敢随便找借口抹杀李卫的功绩,你看看张廷玉和鄂尔泰,死后被乾隆从上到下清理了一个遍。
05
总结
李卫是一个能臣,却能够看懂帝王的心思,总是在雍正最需要的时候,站在雍正前面,成为雍正改革的先锋,所以备受雍正喜欢。
这样的手下,谁用谁喜欢,而且他做的事情,都是打着皇帝的名号在做,做事的是自己,功绩全是皇帝的,你说功高震主,功劳是皇帝的,你如何污蔑他,皇帝自己都不相信。
在一个就是对自己严格,不贪不腐、对皇帝忠心耿耿,没有派系,如果你非要给他安排一个派系,那就是皇帝派的。
这对于帝王来说,非常重要,清朝党争影响到皇子的结局,过度限于党争不是一件好事,再加上李卫主政都是在地方,与朝中大臣牵扯较少。
乾隆上台,清理三朝元老张廷玉和鄂尔泰的时候,都牵连不到李卫身上,他还时不时触碰一下你的龙须,可都是国家大事,除此之外,安静得像是没有这个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