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生谨慎,尤其是对蜀汉的忠诚,感动了千秋万代的人.66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我们所熟知的一代名相诸葛孔明,经蜀汉先主刘备三顾茅庐,盛情相请出山,作为蜀汉集团军师,辅佐以汉景帝玄孙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备为首的蜀汉集团,一心要兴复被曹魏集团鲸吞和东吴孙氏集团蚕食的大汉王朝。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北伐多次粮草不济,又加上蜀汉内部的些许猜疑,以及与强大曹魏的实力悬殊,还有克星司马懿的出现,像汉光武帝刘秀那样恢复汉朝的事业最终还是功败垂成,诸葛亮留给世人的却不是他失败的身影,而是他虽败犹荣,光照万代的光辉形象和不朽精神。
可也有人未必完全相信诸葛亮是这样一位身无瑕疵的天下奇才,道德完人,并从史料当中找出了一些与我们一贯认定的忠臣形象相左的蛛丝马迹,也就是历史上关于诸葛亮是否有称帝之心的著名“十锡”之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辩证一下历史的真相。
为了得到一个清晰的结论,我们首先还是要简单明了地过目一下诸葛亮在三国时期的人生经历。公元207年,诸葛亮担任刘备集团军师。公元208年,诸葛亮替刘备联络东吴孙氏集团共同对抗北方强大的曹魏集团,在赤壁击败曹军。公元214年,诸葛亮辅助刘备攻下蜀中之地,作为兴复汉室的大本营,开始大展拳脚。
公元219年,诸葛亮再次为刘备北进中原攻取了汉中之地,这是最接近汉朝故都长安的一次伟大胜利,刘备顺利登上汉中王的宝座。然而同年,关羽得罪东吴,在曹魏与东吴的两面夹击之下,丢失荆州战略要地,并壮烈牺牲。
公元221年,刘备在曹魏集团新老板曹丕彻底取代东汉这个空壳集团之后,也宣布继承和延续汉朝集团的全部股份,在蜀中登基称帝,诸葛亮也被正式任命为蜀汉集团丞相。公元222年,蜀汉先主刘备在夷陵被东吴集团击败,不久病死,临终前将太子刘禅托孤于丞相诸葛亮与尚书令李严。
公元223年,诸葛亮全面负担起蜀汉政权的一切事务,并派遣使者与东吴恢复友好关系,李严则负责防御东吴方面的军事压力,镇守蜀汉东大门永安城。公元225年,诸葛亮为巩固蜀汉内部安定,亲自率军南下平定蛮王孟获叛乱。
公元226年,诸葛亮准备北伐中原,进驻北面重镇汉中。公元228年至234年,诸葛亮从祁山各路要道六次出兵北击曹魏,以致曹魏连年处于被动防御和神经紧张的状态。然而由于蜀汉军力和实力的不济,再加内部对北伐的反对声干扰,诸葛亮积劳成疾,抱恨而终。
从公元207年至公元234年,诸葛亮为蜀汉集团服务共计二十七年,而其治理蜀中二十年,担任丞相十三年,受托孤之命辅政十二年,北伐中原六年。从二十七岁从南阳卧龙冈出山到五十四岁病逝于歧山五丈原,为自己的理想不懈奋斗了整整二十七年之久。
从诸葛亮的生平来看,他在蜀汉集团一直以来都是位高权重,深得领导信赖,下属和蜀汉百姓对他也是极其敬重和恭顺,甚至在当时劲敌魏、吴两国,诸葛亮都深得人们的钦佩和仰慕。
我们就史论事,能以偏安一隅之弱小割据,从心理上征服全天下之人者,纵观整个中国历史,除诸葛亮外再也找不着第二人了,且他所征服的还不是当时一代之人,甚至于千秋万代,连同异域海外都传扬着他的声名,在此不得不借用孔明诸多敌手之言,说一声“诸葛丞相真神人也!”
然而在诸多史籍当中,也明白记载了诸葛亮曾经有过“图加九锡”之语,这个九锡是个啥玩意呢?熟知中国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就是皇帝对功劳极大的臣子冠以最高的王爵之礼。在三国之前的周公旦、西汉王莽、东汉曹操都被授予过九锡之礼,也就是得到皇帝御用的九件饰品,表明他们的权力和地位仅次于天子。
除了周公尚有争议之外,安汉公王莽、魏王曹操欲加九锡都是为改朝换代而做最后的准备。那一代忠臣楷模诸葛亮“图加九锡”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事出在一封确凿的书信当中,诸葛亮的老同事,同为刘备托孤大臣的尚令书李严曾经给他写过这么一封信,信中很直白地对老友诸葛亮提出:“丞相为国尽心尽力,而且整个蜀汉上下没有人不打心地敬佩丞相,丞相何不像周公那样加九锡之礼,获封王之位来表彰自己的功绩呢?大家也不会有任何意见,对丞相来说这是理所当然,而且实至名归的。”
书中记载那智慧超群,忠义无双的诸葛亮当时是怎么回复的呢?在此小编斗胆简单地意译一番,诸葛亮丞相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先帝刘备临终前,你我都在场,先帝夸我说我的才能比篡汉的曹丕高出十倍还不止,这话你也是听到的,而且还当众表明要是当今皇上不能成才,就由我领导蜀汉集团,即便让我称帝也是没二话可说的,天子一言九鼎,先帝最后说出这话的时候,我都没有趁热打铁,趁人之危,趁火打劫,趁虚而入谋得最高权位,现在你跟我说要我赏自己一个九锡之位,十锡放在我面前,我都未曾动心,何况九锡乎?你要是自己贪图加官进爵,那就等咱们一同努力打到长安,恢复完整的汉室江山,活捉洛阳曹家小儿,再论功行赏也不迟吧!”
从这话看来诸葛丞相人品不用说了,就这情商和智商就把自己怀揣着小心思的李严怼得无言以对了。然后后世之人却对诸葛亮是否产生过称帝自立之心,多少还是有一些猜想和争议的。
诸葛亮答李严书的原文如下:“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足下方诲以光国,戒之以勿拘之道,是以未得默已。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逐字直译如下:“我与你很早就成为了相互了解的好朋友,很多事情应该完全不需要再做更多解释。而你写这封信来教导我如何光大咱们共同的兴汉事业,告诫我在非常之时,不要遵循常规的道路,我私下并不认可这样的想法。我本来只是东面荆襄一带种田的农民,被先帝刘备误打误撞任用至今,坐到了人臣至极的丞相之位,获得的官俸和各种赏赐不计其数。
如今北伐中原尚未成功,先帝的知遇之恩我还没有做出丝毫报答,却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受到朝廷的尊宠,如果我还自鸣得意的话,那就是不忠不义之人了。假若有一天,我能殄灭魏国,斩杀曹叡,迎接咱们的后主皇帝刘禅回到大汉故都长安,那时候你我共同加封晋升岂不更好?哪怕给咱来十样御赐精品礼物,我都能接受,何况是小小的九块锡饼摆件呢?”
后世争议的关键就在于这封信中结尾的话,“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思维严谨,字斟句酌的人就会认为这诸葛亮分明还是有帝王之志嘛,这不明摆着说灭了魏国再称帝也不是不可以,这也说明诸葛亮当时的自信心有如何之高,基本可以说是睥睨天下群雄了。
但气量豁达的人则会认为,这话说得也没毛病啊,先帝说他才能十倍于曹丕,那是刘备都直接拿他与帝王相类比了,那他自比一个十锡又如何不可呢?何况他还说“与子并升”(我与你一同晋升),这和天下太平之后,人人都可成佛,人人都快活似皇帝了有什么差别呢?
因此我们还是回过头去看看诸葛亮这一生的奋斗历程,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也未曾对君臣之礼有一丝逾越,真正用他的一生兑现了他对伯乐刘备的承诺。而他的老友李严后来却因玩忽职守被诸葛亮与蜀汉朝廷依法公开处理了,李严被罢官流放后对诸葛亮依旧也是毫无怨言,甚至在诸葛亮死后,他还痛哭流涕,认为永失知己,再无复出报国之机了!至此,看官们心底应该非常清楚了吧,你们认为诸葛亮会有“妄加十锡”称帝自立之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