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通缉犯的画像是怎么样的?靠画像能抓住犯人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咱们古代的通缉令一般被称为海捕文书,寓意其实就是大海捞针......而古代的捕快们大多依据这种文书抓人,文书内容上写明了犯人的姓名、大概年龄、籍贯、外貌特征等等,一般还搭配有一张十分抽象的犯人画像。
这张犯人画像有多抽象?您来看看......
话说我第一反应就是这竟然还是个人?怎么可能有人能长得这么磕碜,你们也太不尊重犯人了吧?真要按照这个通缉令来抓,猴年马月也抓不着啊!我要是个大胡子我就把胡子剃掉,没有胡子就养一把大胡子,藏在偏远的小村庄藏个几十年不就行了?
这您大可放心,要是靠这些画像来抓人那咱们古代还不得乱了套啊!古代抓捕犯人,这张图片顶多就是提供个大致长相而已,描述一下相关的容貌特征。
既然画像不准,那么古代究竟通过什么来抓捕犯人的呢?
咱们古代的抓捕手段主要是通过保甲、连坐制度和有罪推定等等,其实最关键的就是人口普查。古代朝廷最重要的是什么?税收。
税收可是朝廷收入的大头,而税收从何而来?百姓,你种田的就要交田税,做小生意的就要交商税,有个兵荒马乱的还得当兵服徭役,所以对人口的统计普查是重中之重。朝廷对百姓人口的关注度绝对非同小可,有的朝代居民统计甚至精确到了个人!而朝廷也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其中负责人口普查的就是里正。
里正又称里君、里尹、里宰、里有司,是咱们春秋战国时期的一里之长(也就是基层官职,明代又称为里长)。春秋时期以八十户人家为一里,具有治事才能的称之为正(《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一里八十户……其有辩护伉健者,为里正。”)换算成咱们现在相当于村委会主任。里正的主要职责是掌管人口和赋税,负责调查户口,检查非法人员(也就是是否有可疑分子进入),课置农桑(督促百姓们及时劳作),催纳赋税(这是朝廷赋税的源头,里正对百姓们的缴税情况进行统计)。
您千万别小看了里正,他们的职责可不轻,要是管辖区域内出现了啥情况,里正第一个倒霉。您就比如说有一次秦昭王病了,有百姓们杀牛祈祷希望大王的病好起来,结果这事儿被公孙述知道了告诉了秦昭王,“王因使人问之何里为之,訾其里正与伍老屯二甲。”啥意思,秦昭王马上下令问是哪个里的百姓干的,并且处罚了该地区里长。你负责的区域有百姓私自屠杀耕牛为什么不管!
连村民杀牛里正都得背锅,那要是出了命案里正不更得倒霉?所以您想想看里正对什么最上心?当然是人口流动和治安问题。王二麻子家两天都门窗紧闭,他家是不是出什么事儿了?张三可还欠着赋税哪!这两天得去催催。朝廷发布了通缉令,有某某省的杀人犯逃了出来,我可得擦亮眼睛仔细盘查。一个个恨不得把眼睛都熬绿了,这时候要来个慌里慌张的陌生人,首先就检查你的合法证件,真正的犯人哪里逃得过里正的法眼?
有人也许会说到了陌生的村庄当然容易暴露,但如果我是投奔亲戚,偷偷摸摸不让里正知道不就可以瞒天过海。就像水浒传里宋江、武松这些人杀了人不是照样可以逃跑?
皇帝老儿比咱们要明白得多,所以在设立里正制度的同时又增加了保甲制。
什么叫保甲制?其实就是连坐,这与里正制度很相似,通过户籍将若干人家编为一甲,而若干甲又编为一保。保有保长,甲有甲长,这样一来就可以对百姓层层掌控,而各甲和各保之间的百姓必须联合作保,一家有罪,九家揭发,如若心存侥幸放纵凶犯,十家连坐全都有罪!
您看看是不是很残忍?但是这样的确是很有效,这百姓们可不就跟朝阳大妈一样,但凡有个风吹草动马上引起警觉向保长报告(如果是通缉犯经过了你们村庄,百姓们没有举报照样和通缉犯同罪)。所以您真要犯罪了逃跑估计也逃不远,总得被抓回来。同样的故事发生在《水浒传》中,宋江在杀死了阎婆惜后曾想偷偷回来接老父亲去梁山,结果中午刚到村庄晚上衙门的捕快就已经得到消息前来抓捕,捕快们哪有这么灵通的耳目?还不是村庄的百姓们看到了宋江马上向官府举报么!
除了大棒之外还有胡萝卜,您就比如说官府会对举报的百姓进行奖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们就开始流行悬赏制了,楚平王当年抓伍子胥的赏金就高达五万石粮食!宋朝时举报逃犯的赏金更高达五万铜钱,有了这样的鼓励,您说说百姓们不就更乐意去检举是否有可疑人士出没了么!
再说了,古代限于生产力水平不高,极大多数百姓都在生存线上挣扎,辛苦劳作收获的粮食仅能填饱肚子,哪还有心思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所以古代人口的流动性根本就不强,很多人一辈子可能根本就没出过村,一个县城里出现个外乡人那都是很难得的(像首都和其他大城市可能人口流动性会强一些,但普通的城市乡村等人口流动就很少了)。所以但凡要出现个陌生脸庞,街坊大妈、里正保长就得过来盘查了。你这人姓甚名谁,家住何处,为何来到我们村啊等等,非得把你祖上三代问个底朝天不可。而且到了晚上古代村社街巷一律有栅封死,除非有疾病生产等事,否则皆进出不得,您想找个地方随便住一晚都不行。
同时古代可不像咱们现在这样交通发达,像现代人这样一张车票从北京到云南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你得向官府解释为什么要走这么远,要拿着官府给的路引才能出远门,不然估计连县城都出不了。在关键的路段有城池关卡,想过关,可以,给出身份证明来,要是没有说明你这人很可疑,抓起来再说!所以能够依法穿州过县的无非就是这几类:办事的官员,赶考的文人,发配的犯人,押犯人的士兵,还有就是商人们,而这些人可全都有朝廷给的通行证,一查就能查个清清楚楚。
所以您看,在古代要是犯了事儿,要不就干脆心一横落草为寇(还不能穿州过县,必须专门拣没人的地方走),想要蒙混过关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