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6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上官婉儿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当我们浏览历史云河之时,会发现:最浪漫、最风流的还要数唐朝人物。因为,这个时代的包容性是最强的,要知道,自古以来女子当官的例子是很少见的,但是,在唐朝这里,我们看到了这个时代对于女子的包容,并且,将对女性的尊重推到了巅峰。
我们这次要讲的是一位女官,她就是上官婉儿。一位如烟花般的女子,也曾在大唐的江山上留下过美丽。提到她,就不得不说到另一位厉害的女性——武则天,因为,是武则天残酷地改写了上官一家的命运,之后,更是直接影响到了上官婉儿的一生。
至于武则天改写上官一家命运的故事,就要从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说起。
高宗时期时,上官仪不但是宰相,也是非常有名的诗人。他是初唐著名御用文人,常为皇帝起草诏书,并开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
泬寥空色远,芸黄凄序变。涸浦落遵鸿,长飙送巢燕。千秋流夕景,万籁含宵唤。峻雉聆金柝,层台切银箭。
——《奉和颍川公秋夜》
到了麟德元年,上官仪因起草废武则天的诏书而获罪,从而,导致上官一族遭到了满门抄斩的下场。不过,武则天还是对不满周岁的上官婉儿和其母亲郑氏网开一面,只是让她们进入掖庭宫为奴。
好在,上官婉儿的母亲郑氏,是个聪慧的女子,面对身份和地位的一落千丈之时,她也没有一刻放松过对女儿的培养。
只因为她相信当初怀上官婉儿时做的那个梦,当时,梦里有个巨人,给了她一秤,并对她的肚子说道:“只要持此秤,必称量天下士。”郑氏很是欣喜,觉得腹中的孩子将来一定能飞黄腾达,成为大人物。
谁知,后来生下来的却是一个女儿,郑氏心里不免有些失落,觉得她自己做的那个梦只是个梦罢了,不一定会成真。
母亲强忍失望,对着襁褓中的上官婉儿问道:“孩儿啊,你真的有经世之才吗?”失望过后,母亲还是期盼着这个孩子将来能作出一番作为。
“同时代的武则天不也是女子吗,不也照样高坐明堂、权倾朝野吗!”母亲心想。尽管身处掖廷宫,低贱的处境也没有动摇母亲的决心,她每天都会严格督导女儿研习诗词,广涉文史,明习吏事,为的就是女儿有朝一日能大放异彩,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大概是上天赋予了上官婉儿一副好头脑,再加上,上官家族强大的基因,小小的年纪就已经精通了诗词歌赋,到了十四岁的时候,已出落成一个美貌如花且才华出众的才女。在在掖廷乃至整个后宫,都没有人不知道她的。
直到武则天听说有这号人物之后,便命人把她招进宫里,并出了考题让她作诗。
这一年她被武则天召见,让她试作一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词藻华丽,语言优美。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除其奴婢身分,让其掌管宫中诏命。
而2013年9月,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北杜镇邓村北,发现了上官婉儿墓,出土墓志盖题“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志文楷书,近一千字,记载上官昭容世系、生平、享年、葬地等信息,可以确定墓主人的身份。根据墓志记载,上官婉儿13岁时被封为唐高宗才人。虽然年龄上有出入,但起码说明她受领了原来唐太宗给武则天的封号,显然,那时她已经进入武则天的视野。
上官婉儿对武则天的考题很是胸有成竹,随即提起笔来,一挥而就,而且,文不加点。武则天一看,上官婉儿作的诗句不但对仗工整,而且,立意精巧,词藻也很绚烂。更难的是,她写得一手灵动娟秀的小楷字,阅读起来很是赏心悦目。
武则天很是欣赏这个女子,当即下令,免除上官婉儿的奴婢身份,负责掌管宫中诏命。就这样,上官婉儿从那一天起,就进入了武则天的视野。
上官婉儿不但聪慧过人,而且,善于察言观色,做事也很有分寸,不出一段时间,她就成了武则天身边最得力的助手。武则天对上官婉儿可以说是非常信任了,信任到朝廷大小军政要务的诏书,几乎都是出自上官婉儿的手笔,大家私下都称她“内舍人”。
其实,上官婉儿能够成功逆袭,在来到前台之前她就已经做了很多准备,而且,懂得牢牢把握时机的重要性。尽管,上官婉儿身世悲惨,但是,也不影响她拼命向上的决心,没有勤奋努力,哪能得到武则天的赏识呢。
在那之后,上官婉儿可谓是平步青云,权倾一时,大家都称她为“巾帼宰相”。
在此期间,即使是宫廷诗的最为普通的形式,即日常的奉和应制之作,上官婉儿也以或清新隽永,或气势壮大等格调气度倾洒其绝代才华。如其《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
密叶因裁吐,新花逐翦舒。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在语言形式上,著名学者郑振铎以为此诗:“正是律诗时代的‘最格律谨严’之作。”整首诗歌,把剪彩花的过程及彩花能够以假乱真之美,且比自然界的真花更能保持长久的特点写得惟妙惟肖。尤其是结句:“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所传达出的清新自然,隽永活泼的情调,更非此前的宫廷诗所能比。
可见,上官婉儿作为女性诗人在观察的细致、体验的丰富以及对美的独特感受方面,使其在此类应制诗歌的写作中,注入了一股鲜活清新的气息而显得难能可贵。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上官婉儿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却在奉和应制诗中,表现出了壮大恢宏的气度。如其《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其一:
三冬季月景龙年,万乘观风出灞川。遥看电跃龙为马,回瞩霜原玉作田。
此诗为绝句体,作者以遥看、回瞩之“龙为马”、“玉作田”的昂扬生气与壮观之景,衬托出圣驾出行的恢宏气势,可谓“神老气健”。
不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聪明的上官婉儿,也会有犯错误的时候,甚至,这一回差点连性命都没有保住。在《控鹤府秘史》上,对上官婉儿犯错的记载是这样的:武则天一向都很信任上官婉儿,而且,让她自由的出入内宫。
那么,到底信任到什么程度呢?
在上官婉儿面前直接和男宠张昌宗厮混,丝毫没有避讳之嫌。
那时的上官婉儿,可是豆蔻年华的年纪,三番两次见到这些活灵活现的“春宫图”在她面前上演,说不动春心才怪,再加上男宠张昌宗长得十分俊美,让上官婉儿有些开始想入非非。正好那张昌宗原本也对上官婉儿有意,随着二人眉来眼去的时间一长,两人很快就勾搭成奸了。
有一次,上官婉儿和张昌宗正耳鬓厮磨着,却不小心被武则天给撞见了。怒发冲冠的武则天当场大怒道:“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碰我的男宠,罪当处死!”并拔出金刀直直得刺向了上官婉儿,但是,最后只是在她的额头割伤了一道浅浅的印子。
上官婉儿被吓得魂儿都掉了,慌忙跪在地上连声求饶,就连身旁的张昌宗也替她百般求情。其实,此刻的武则天怒气已经消了大半,由于,爱惜上官婉儿这女子的才华,没有想要杀她的想法,进行痛斥一番后,就放了她一马。
上官婉儿虽然免于一死,但是,武皇给她额头上割下的疤痕始终消除不掉。
于是,爱美的上官婉儿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在伤疤处刺一朵红色的梅花。结果,却把她显得更加娇媚艳丽了。宫女们觉得上官婉儿的额头红梅很美,于是,纷纷效仿,就这样红梅妆流传开来了,成了唐朝女性特有的一种美妆。
其实,关于红梅妆的来历还有另一种说法:上官婉儿早期间对武皇有所不满,并在武皇不知情的时候私自篡改诏书,却差点引来杀身之祸,但是,最终只是被武则天判处以“黥面”之刑。不管是哪种说法,上官婉儿确实是犯过错的,才会被武则天进行这种刑罚。
所以,不管出身如何,一旦顺风顺水或处于高位久了,就会忘记自己过去吃过的苦,开始得意忘形起来。总之,上官婉儿经历过这件事后,对武则天是更加恭敬顺从,一门心思都扑在了工作之中,处理日常事务也是愈发得心应手。
武则天感觉得到,她是真的有悔改之心,也对她愈加信任了,于是,把重要诏书都交给她来撰写,并让她贴身参与朝政事务。上官婉儿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她能够从这件事及时吸取教训,在认清形势后选择的是委曲求全,并在领导武则天面前摆出一副只沉迷工作的样子。
不过,只有把工作完成得更加出色,这样才能再次获得武则天的信任,也就意味着自己能获得更大的权势。别看她在政治上是手腕一流的“巾帼宰相”,在诗文上的实力也不亚于李清照等的女诗人。她曾写作过这样的一首诗:
叶下洞庭秋,思君万里馀。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帐久离居。
——《彩书怨》
这首是上官婉儿留存诗作中最出彩的一首。有不少人认为她是写给太子李贤的,因为,上官婉儿和李贤有一段感情。不过,也有人说,上官婉儿本来是李贤的陪读侍女,那时的他们都还年少,一个青春,一个娇美,相处的时间长了会产生情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相传,李贤被母武则天贬为庶人,流放巴州,途经木门(今四川广元市旺苍县木门镇),曾与木门寺内方丈在石上晒经,巨石上刻有佛像700余尊,曰“晒经石”,他写下“明允受谪庶巴州,身携大云梁潮洪,晒经古刹顺母意,堪叹神龙云不逢”的诗句,为自己感到惋惜。
文明元年(684年),武则天废帝主政后,为酷吏丘神勣逼令自尽,终年二十九岁。后来,上官婉儿去巴州看望李贤,行至此地,闻李贤被害,就在“晒经石”上修建亭子(惜毁于战火),题写《由巴南赴静州》一诗于亭上,怀念李贤:
米仓青青米仓碧,残阳如诉亦如泣。瓜藤绵瓞瓜潮落,不似从前在芳时。
意思就是:米仓是青色的(没有米),残阳要落山了,瓜儿也都老了,不像从前开花结果的时候了。直到武则天去世,唐中宗李显才将上官婉儿纳入后宫,封她为婕妤,再后来,封她为昭容,不变的的是,她依然掌管诏命。
其实,在武则天病重的时候,上官婉儿早早就给自己找好了靠山,这个靠山就是当时的太子李显。但是,上官婉儿能够成为李显后宫的一员,光靠感情维系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李显和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的这次神龙政变中,她出了一份很大的力。
后来,上官婉儿发现,中宗的皇后韦氏不仅有着极大的野心和对权力的渴望,而且,她还发现中宗在这皇后面前都不敢说半个不字,只能唯命是从。于是,上官婉儿决定向这个韦皇后靠拢,因为,能和这个有权有势的后宫之主搞好关系,对她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不过,韦皇后终究还是缺乏政治经验,所以,她非常需要上官婉儿的辅助。只因为上官婉儿在武则天那边积累了多年的政治经验,而且,熟悉朝中事务,以及巧妙的协调各官员之间关系,所以,能为她所用的人,她自然是要拉拢过来的。
没多久,上官婉儿向中宗和韦皇后引荐了武三思。
这个武三思其实在武周时期,就已经成了上官婉儿的情夫,但是,中宗对此并不知情,还对其委以重任。从那之后,武三思经常出入宫闱,很快勾搭上了韦皇后,两人经常玩一种叫做“双陆”的游戏,还让中宗帮他们计算筹码,把中宗耍得团团转。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不明白中宗为何会接纳武三思,其实,是通过武三思来钳制张柬之等五大臣的,如此才能巩固皇权,然后,慢慢抽空他们的权利,最后,一鼓作气杀了他们。
于韦氏一党祸乱朝纲久了,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太子李重俊对此很是不满,便率领众人将武三思、武崇训父子等十余人给除掉,随后,直奔内宫,扬言要逮捕上官婉儿。这时的上官婉儿听见外面充斥着一片杀声,吓得花容失色,慌忙逃到了中宗和韦皇后面前。
她一口咬定太子要造反,太子想先抓住自己,然后,再抓皇上和皇后。
中宗听完后慌了,连忙带着韦皇后和上官婉儿等后宫妃子,一起逃向了玄武门,并命令大将军刘景仁率众抵抗。最终,在中宗的误解下,太子李重俊拼死杀出一条血路,在逃跑的路上却被部下杀害。
总而言之,在韦皇后眼里,上官婉儿这是在帮自己清除政治敌人,所以,对她也更加信任起来。
上官婉儿可能跟武则天久了,对权势十分渴望,也很会利用男人来获得更高的权势,所以,她对所有男人都是左右逢迎的态度,更擅长投机钻营。有的人说她能长袖善舞,也有的人说她在玩弄权术,说到底,她终究不过是在封建皇权的夹缝中求生存的一个女子罢了。
虽然,她爱权势,但是,她也有和诗人一样的爱好,喜欢研究诗书。
为此,她建议中宗扩充文学馆,还广招学士,多次组织活动供他们玩乐。史书上有一段记载:“婉儿常劝广置昭文学士,盛引当朝词学之臣,数赐游宴,赋诗唱和。婉儿每代帝及后、长宁安乐二公主,数首并作,辞甚绮丽,时人咸讽诵之。”
上官婉儿为何如此热衷于组织赛诗会、皇家宴游之类的宫廷活动?
因为,在这种活动上,也就是上官婉儿大放异彩的时候,要知道她可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大才女。因为一身才气,中宗很是宠爱上官婉儿,还安排她做赛诗会的评委,所有选手所作的诗词都得由她来评定,而且,夺冠的人都会被赏赐金爵,吸引大量文人来参赛。
于是,一百多首诗文便握在了婉儿的手中。她不慌不忙地登上彩楼,一篇一篇地阅读。当读到不中意的,她就把诗文往楼下扔。最后,她选出了宋之问的诗《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为第一名,并高度评价了他诗的最后两句:
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舟凌石鲸度,槎拂斗牛回。节晦蓂全落,春迟柳暗催。象溟看浴景,烧劫辨沉灰。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
她认为,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自信,而且,写出了一种有力且坚持的余韵精神,是好诗。
正是因为上官婉儿组织的这些活动,推动了大唐文坛的发展,也带动了不少皇室成员对于文学的喜爱。她能领袖诗坛的原因,除了她自己创作的大量诗作,也组织不少次次文学活动,并制定优秀诗作的标准,所以,大家都说她是一名好“称量”。
在写诗这个方面,上官婉儿最擅长作长山水诗,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将自然景观描绘了出来,很是活灵活现,虽然,她作的诗不算很多,但是,也为大唐的诗坛注入了一股清流。
逐仙赏,展幽情,逾昆阆,迈蓬瀛。游鲁馆,陟秦台。污山壁,愧琼瑰。... ...凭高瞰险足怡心,菌阁桃源不暇寻。馀雪依林成玉树,残霙点岫即瑶岑。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
通过上官婉儿特有的细腻笔触,展现出梅和柳的一刚一柔,描绘出初春独特的景色。“幽岩仙桂满,今日恣情攀”,“跻石聊长啸,攀松乍短歌”,在上官婉儿的视角下,意外的将园林之美,描绘成野外自然景观,写作手法可谓独特。
上官婉儿因才气得到了中宗的宠爱,但是,总觉得中宗是个性子软弱的人,因为,她看到中宗对皇后韦氏公然在后宫和情夫调情的事情,都是睁只眼闭只眼,那么,自己为什么不能呢?于是,她开始有些肆无忌惮起来。
在中宗给她修建了一个宅第后,她就经常组织活动,喊大臣们来喝酒找乐子。后来,上官婉儿不满足于此,觉得在皇帝眼皮下和别人调情总归不太好,于是,就又在宫外购买了新的宅第,装潢很是华丽,甚至,和一些风流倜傥的花花公子们勾勾搭搭,有的人还因此获得高官要职。
经常出入上官婉儿在宫外的宅第的那些人,其中,就有一位美男子崔湜,担任中书侍郎要职,而且,深受上官婉儿的喜爱,很快,两个人就这样勾搭上了。但是,上官婉儿的野心不止于此,还把崔湜举荐给皇帝,让其做宰相。
但是,崔湜好像不太合适做官,前不久,在主持铨选时,屡屡违法失职,还遭到史李尚隐的控告,被贬到了外州做司马。上官婉儿得知这件事后,找来了安乐公主联手为崔湜申辩,中宗很爱上官婉儿,也就不再追究了,并让其恢复原职。
崔湜看着上官婉儿不遗余力的帮助自己,很是感恩涕零,为此,拿出了他自己最大的“诚意”来报答,那就是:把自己的亲兄弟崔莅、崔液、崔涤全部引荐给了上官婉儿,供其淫乐。而且,这四个兄弟都长得仪表堂堂,同样,也很风流好色,十分符合上官婉儿的胃口。
就这样,四个兄弟把她哄得心花怒放,日子过得比神仙还要快活。
这就是上官婉儿唯一被人诟病的地方,风流史太多了,当然,这也是后来李隆基要杀她的理由之一。
说回正题,在上官婉儿快活的时候,那个权欲熏心的韦皇后和她的女儿合谋起来,毒死了中宗,还把上官婉儿喊来拟写遗诏。上官婉儿一向对政治有着极为敏锐的嗅觉,对于中宗突然暴毙一事,她隐约感觉到不对劲。
这么多年来,她作为中宗的嫔妃,自然是很了解皇帝的身体状况,一个好端端的人,怎么会突然就暴毙了呢,肯定是有阴谋。而且,她在武则天身边待了那么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虽然,不清楚中宗的具体死因是怎么一回事,但是,心里也猜出了大概。
此时此刻,上官婉儿意识到韦氏这人可能靠不住,虽然,韦氏有足够的野心,但是,她还是缺乏谋略,也没有多少政治经验,和那个像极了母亲武则天的太平公主一比,高下立判。
从成为昭容以来,上官婉儿一直积极投靠韦氏,和太平公主的关系就浅了很多,直到发觉韦氏可能靠不住后,她又开始和太平公主联络起来,并且,十分频繁。但是,韦后还是坚决让她拟写遗诏。她意识到:这有可能是决定国家命运的重大时刻,也决定了着她的后半生是否安稳,而且,她并不想因为韦后,而葬送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和身家性命。
要知道,当年的武则天可是有胆识、有谋略、有手段的奇女子,在称帝的道路上,都筹备了整整三十年,而各方面能力根本不如武则天的韦皇后,才执政不过五年,就妄想当女帝,这也太自不量力了。
俗话说得好,无限风光在险峰。这个险峰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到达的,它藏匿于人迹罕至的地方,也没有捷径可走,要想攀登上去,自己就要变得足够强大,还要具备挑战艰难险阻的能力,这样才有可能成功攀登。
在政坛浮沉了二三十年的上官婉儿,早已锻炼出一幅火眼金睛,一眼就看出了韦皇后的阴谋诡计。她也意识到,这次起草遗诏可能决定她的生死,在不得罪韦皇后的前提下,找个靠山才是正解。于是,她的目光放在了代表着李唐宗室的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身上。
随后,她连夜去太平公主府邸,和太平公主一起伪造了一份所谓的“天子遗诏”,内容是这样写的:““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参谋政事。”前两句是韦后的意思,而最后一句,则是太平公主的授意。
其实,太平公主在很早之前就知道,一旦韦氏真的掌权,她就没有好日子过了,所以,一直在暗地里帮扶才能出众的相王李旦,以及,他的儿子李隆基。
然而,这份遗诏还是遭到了韦后一党核心成员的强烈反对,所有宰相纷纷联名上表,以叔嫂不便共事为缘由,剥夺了相王李旦的辅政之权,改由韦皇后参谋政事。
虽然,这份“遗诏”没能立成,但是,上官婉儿并没有气馁,因为,她已经把自己对李唐宗室的忠心表达出来了,只是留了条后路而已,成与不成,对她来说已经不再重要了。
但是,中宗的突然暴毙一事,对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十分不利,只有速战速决才能以绝后患。
于是,他们立刻联合发动政变,并趁夜突袭后宫,把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一并除掉,最终,将韦氏一族都清洗殆尽。尽管,外面杀声震天,上官婉儿却异常的镇定,从容不迫的喝着茶,因为,她早在起草遗诏的时候为自己留了一条后路,笃信自己这次一定能完全脱身,安然度过这次劫难。
当李隆基的亲信刘幽求,率领军队包围上官婉儿住处之时,上官婉儿反而命人把大门一开,带着一众宫女不慌不忙的出来了。这时的上官婉儿穿着一身艳丽衣裳,神色和往常并没有什么两样,不紧不慢的拿出了一份遗诏副本递给刘幽求,说道:“我一直对李唐王朝是忠心耿耿的,这份遗诏就是我起草的,相信它能证明我的忠心,请将军过目。”
刘幽求一看,遗诏里确实有写让李隆基的父亲李旦为参谋政事的诏令。
他有些拿不定主意,于是,便拿着遗诏副本去向李隆基报告。没成想,李隆基一看到诏书,二话不说就下令要处死上官婉儿,理由是,此女有三大罪行:品行不端、迷惑皇帝、秽乱后宫,绝不能留她一命,要立刻清除掉。就这样,一代才女上官婉儿最终成了刀下亡魂,死的时候年仅四十六岁。可能,她到死都没有明白,遗诏副本明明是保命符,怎么反而成了催命符呢?
那么,李隆基为何一看到这份遗诏,就毫不犹豫地要除掉上官婉儿的性命呢?
其实,这份遗诏拥立的是李重茂,并不是他的父亲李旦。而且,上官婉儿之前一直在诏书中有意抬高武家,却频频贬损李家,引起了李隆基的不满,不忿恨她才怪。
上官婉儿之前都没有怎么注意到李隆基的存在,其实,李隆基是个很有野心和欲望的人,同时,也是个很有智慧和才干的人。而且,他盯着皇帝的宝座,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但是,上官婉儿这么不识趣,那么,对李隆基来说,留着她也没有什么好处,索性就除掉算了。
所以,上官婉儿错就错在太盲目自信,对形势没有充分的认清,小瞧了李隆基的真正实力,才会导致她的分析判断出了失误,最终,命丧刀下。上官婉儿死后没多久,小皇帝李重茂就被太平公主一把拉下了皇帝宝座,改由相王李旦登基称帝,并立李隆基为新太子。
直到开元初年,继位成为唐玄宗的李隆基,命人将上官婉儿的所有诗作编集成册,整理出了整整二十卷文集,发行于世。从这件事,我们看出了李隆基虽然不能认同上官婉儿的人品,但是,对于她在创作诗词上的才华,以及在诗坛上所获得的成就,是非常认可的。
纵观上官婉儿这一生,虽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如果不是武则天,上官婉儿原本应该是在上官府里过着简单快乐的大小姐生活,而且,唐朝可能多了一位女诗人。如果,没有那些传奇故事,上官婉儿很大程度上像李清照那样,和相公煮酒泼茶香,谈诗论词,过着平淡的一生。
但是,命运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她既然身为一朵玫瑰,就必须要承受身上的刺痛,只有经过苦难,才能绽放出她自己最美的色彩。不管是忍辱负重,还是叱咤风云,她都活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也是唯一的风格,前无古人,后无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