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6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668年,75岁的李勣攻克平壤,俘虏高句丽王高臧,立国705年的高句丽宣告灭亡。50多年前,隋炀帝动员全国的力量,接连三次征讨都未能遂愿,如今,他的愿望被姨妈家的人实现,他总算可以含笑九泉了。
对中国人来说,高句丽既是一个十分熟悉,也是十分陌生的国家。我们对高句丽感到熟悉,是因为它经常和隋朝、唐朝进行战争,隋朝还因此衰落和灭亡。我们对高句丽感到陌生,是因为它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古朝鲜国家,而实际上,它是一个由中国古代东北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高句丽起源于中国东北,当它强大起来后,它所占领的朝鲜北部,事实上也是中原王朝的直辖地。
国家初创,臣服汉朝
前37年,一个名叫朱蒙的扶余王子逃离自己的国家,来到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建号高句丽,以高氏为国姓,后世著名的高句丽国由此诞生。
有关朱蒙的出生,有一个类似《封神榜》中哪吒出生的神话故事。话说东扶余王金蛙在太白山偶遇河伯之女柳花,两人一见钟情,金蛙于是把柳花带回宫中,藏了起来。柳花被日影上身后,遂怀身孕,十个月后,柳花产下一枚大卵。金蛙本想扔掉这枚大卵,怎奈这枚大卵气场太强大,猪马牛狗皆不敢吞食,就连百鸟也要保护它,金蛙无奈,只好又把这枚大卵还给柳花,柳花精心照料,一个小男孩破壳而出。这个男孩骨骼精奇,不同凡人,他的名字便叫做朱蒙。
朱蒙长大后,精通射箭,百发百中,却也因此遭到兄弟们的妒忌和谋害。朱蒙得到母亲的警告后,立刻带人逃离东扶余国,抵达纥升骨城,于是另建了国家。
壁画上高句丽人狩猎的情景
初建的高句丽实力弱小,归汉朝治下的玄菟郡管理。玄菟郡连同乐浪郡、真番郡、临屯郡,是汉武帝灭卫氏朝鲜后,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设立的四个郡。在这四郡及其周边,生活着很多少数民族,除扶余、高句丽外,还有挹娄、沃沮、鲜卑、濊貊等,此外,生活在朝鲜南部的马韩、辰韩、弁韩亦归乐浪郡管理。
这么多民族汇聚在一起,摩擦难免,战争不断,高句丽的处境十分凶险,而对它威胁最大的当数扶余人。出人意料的是,高句丽刚一建国就迸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在东明圣王高朱蒙、琉璃王高类利父子的统治下,高句丽屡败沃沮人、鲜卑人、扶余人,使高句丽在强敌环绕的情况下迅速发展起来。
3年,琉璃王从纥升骨城迁都国内城,并筑造尉那岩城(后改名丸都,今吉林省集安市),高句丽由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PS:据《三国史记》记载,琉璃王在位时期,一部分高句丽王室南迁,在朝鲜西南部建立百济国,以扶余为国姓。
挑战汉朝,扩张疆土
琉璃王死后,其子大武神王高无恤即位。大武神王在22年北伐东扶余,斩杀东扶余王带素,在中国东北巩固了高句丽的统治。而后,大武神王南进朝鲜半岛,在26年灭亡盖马国,降服句茶国,又扩张了高句丽的疆土。
高句丽实力渐涨,大武神王野心膨胀,他于是向汉朝开战,在37年直接攻占了乐浪郡。当然,汉光武帝并没有坐视高句丽的扩张,他早在28年就派辽东太守讨伐过高句丽,高句丽军虽然骁勇善战却不是汉军的对手,大武神王接连战败,最后只能保守尉那岩城。大武神王和辽东太守对峙数月后,兵粮耗尽,这时,大武神王故意给辽东太守送去鲤鱼和美酒,以显示城中粮草丰足,还有守城的能力,辽东太守见状,顺势退兵,高句丽转危为安。大武神王养精蓄锐,对乐浪郡早已垂涎三尺,如今终于如愿。
44年,汉光武帝再次讨伐高句丽,一举收复乐浪郡,并与高句丽以萨水(今朝鲜清川江)为界,规定萨水以南属汉朝管辖,萨水以北归高句丽统治,限定了高句丽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范围。
壁画上的高句丽重骑兵
太祖大王高宫在位时期,打破汉朝的限定,继续在朝鲜半岛进行扩张,他先是在56年讨伐东沃沮,后又攻取东濊一部分地区,拓地至大海,并迫使扶余国称臣纳贡。
太祖大王自恃国力强盛,屡次进攻汉朝的辽东郡和玄菟郡,结果在121年招致幽州刺史、玄菟太守和辽东太守的联合进攻。太祖大王在前线派人向汉军诈降,暗中派军队偷袭玄菟郡和辽东郡,迫使汉军退兵,再次使高句丽转危为安。此后,汉朝多次讨伐高句丽,高句丽皆能化险为夷,牢牢确立了自己海东强国的地位。
对抗群雄,国力全盛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大量汉民投奔高句丽,高句丽的国力无形中得到了增强,高句丽于是加强了对辽东的进攻。高句丽本想浑水摸鱼,在中国东北扩张疆土,却不料迎面而来的是一连串战斗力比汉朝还要强大的军队。
246年,魏将毌丘俭率军一万讨伐高句丽,东川王高忧位居领兵两万迎战魏军,高句丽军虽然人多,却完全不是魏军的对手,东川王连战皆败,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被迫狼狈逃窜。毌丘俭趁胜攻陷丸都城,派玄菟太守王欣追击东川王,王欣越过沃沮千余里,在肃慎南界刻石纪功而还。
两晋时期,慕容鲜卑崛起,对高句丽形成了新的威胁。342年,前燕王慕容皝领兵四万讨伐高句丽,故国原王高斯由率领五万多人迎战前燕军,这次战争堪称是毌丘俭讨伐东川王的翻版,故国原王大败亏输。前燕军趁胜攻陷丸都,掘开故国原王父亲美川王的陵墓,带走美川王的尸骨,并抢走高句丽历代国王积累的财富,掠走男女五万余口,焚毁丸都城而班师。
丸都城两次被攻陷,致使高句丽国力大伤,它只好暂时避开强敌的锋芒,转为南向朝鲜半岛扩张自己的疆土。早在313年,美川王就已经攻占乐浪郡,乐浪郡以南是百济国,高句丽和百济从此战争不断,互有胜负。
广开土王高谈德在位时期(391—412年在位),高句丽对百济取得了优势,404年,高句丽又击败后燕军,攻占玄菟郡和辽东郡,在中国东北取得了优势。410年,广开土王北伐扶余国,攻占大片土地,进一步扩张了高句丽在中国东北的势力。广开土王死后,其子长寿王高巨连继位(412—491年在位),高巨连在427年迁都平壤,确立了高句丽向朝鲜半岛发展的方向。475年,长寿王攻陷百济的首都汉城,百济被迫迁都熊津,高句丽的势力由此进一步南扩。
在广开土王和长寿王父子的统治下,高句丽摆脱了困境,走向了全盛。中国时值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高句丽冷眼旁观,插手中原的战事,长寿王在436年出兵援助北燕,抵抗北魏的进攻,帮助北燕王冯弘东迁高句丽。北魏统一北方后,长寿王同时结交北朝和南朝,又脚踏两只船,以利用南朝和北朝的矛盾巩固高句丽的地位。
对抗隋唐,国破家亡
6世纪时,朝鲜东南地区的新罗国崛起,成为高句丽又一个强劲的对手,朝鲜半岛于是形成了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的局面。高句丽和其他两国时而联合,时而战争,朝鲜半岛好不热闹。
此时中国的形势与朝鲜恰恰相反,577年,北周灭亡北齐,统一北方;589年,隋朝灭亡南陈,统一南北,历时300多年战乱的魏晋南北朝时代终于落幕,中国迎来了大一统的局面。
对高句丽来说,隋朝统一中国只会给它带来威胁,高句丽于是扩军备战,以应对不测的战争。598年,婴阳王高元进攻辽西,挑衅隋朝,隋文帝杨坚大怒,派汉王杨谅率领三十万大军讨伐高句丽。然而,隋军粮草不济,又值疾病肆虐,隋文帝的这次讨伐只得草草收场。事后,婴阳王主动向隋文帝谢罪,两国的关系随之恢复如初。
当然,婴阳王的谢罪只是表面功夫,他暗中还和强大的突厥保持着联络。婴阳王的小伎俩后来被隋炀帝杨广发现,隋炀帝于是动员全国的力量三度讨伐高句丽。612年,隋炀帝第一次讨伐高句丽,派来护儿率领水军、宇文述率领陆军直捣平壤,来护儿和宇文述遭到高句丽的顽强抵抗,双双退兵。高句丽追击宇文述,在萨水大败隋军,隋军溃败逃亡,伤亡惨重,可以说是全军覆没。613年,隋炀帝不甘心失败,举全国之力第二次讨伐高句丽。当隋军和高句丽在辽东激战时,杨玄感在黎阳忽然发动叛乱,隋炀帝为平息国内的叛乱,只得从高句丽匆匆撤军。614年,隋炀帝举全国之力第三次讨伐高句丽。隋军这次不愿再战斗,沿途逃亡者不绝,高句丽也因连年战争,实力受损,主动向隋炀帝请降,隋炀帝欣然同意,两国的战争就此停止。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也削弱了高句丽的国力。荣留王高建武即位后,主动与唐朝修好,并在640年派太子前往唐朝朝贡,进一步加强了高句丽和唐朝友好的关系。但是好景不长,荣留王在642年被大臣渊盖苏文杀死,渊盖苏文随后拥立宝臧王高臧,专擅国政。渊盖苏文一改荣留王对唐朝的外交政策,他无视唐太宗李世民的劝告,联合百济进攻新罗。
唐太宗为惩罚高句丽,在644年亲征高句丽。645年,唐将李勣、李道宗等接连攻克盖牟城、辽东城和白岩城,围困安市城。唐太宗在安市城指挥唐军作战,大败15万高句丽援军,但最终没能攻克安市城,唐太宗见兵粮将尽,只好撤兵。
唐太宗不甘心失败,此后多次派兵进攻高句丽,但都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果。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加强和新罗的联盟,对高句丽和百济同时开战。高句丽在渊盖苏文的铁腕统治下,也加强和百济的联盟,顽强对抗着唐朝和新罗。在此期间,唐朝名将辈出,薛仁贵、苏定方、程名振、刘仁轨、契苾何力等战功累累,660年,苏定方灭亡百济,唐高宗置熊津都督府,以管理百济旧地。661年,百济在日本的援助下复国,两年后,刘仁轨在白江口大败日本援军,再次灭亡百济。
百济灭亡后,唐朝和新罗两面夹击高句丽的态势再也无法逆转。666年,渊盖苏文病死,他的儿子们因争权夺利而发生内战,渊男建、渊男产击败大哥渊男生,继承了父亲的大权。战败的渊男生派儿子渊献诚前往唐朝求救。唐高宗正巴不得高句丽发生内讧,他大喜过望,很快以老将李勣为统帅,指挥各路兵马对高句丽发动了志在必得的讨伐。
在这次战争中,薛仁贵战功卓著,他在667年接连攻克南苏、木底、苍岩三城,和渊男生合兵一处。668年2月,薛仁贵又攻克扶余城,威震高句丽,致使扶余川中40多座城池不战而降,同年9月,薛仁贵和契苾何力抵达平壤城下,与李勣会合,对平壤城发动了总攻。唐军经过一个月的战斗后,成功攻克平壤,俘虏高臧王、渊男建等高句丽贵族,灭亡了这个顽强抵抗自己的国家。随后,唐高宗在高句丽旧地置安东都护府,以管理这片久经战火的土地。
唐灭百济和高句丽后,其疆土达到全盛
隋朝和唐朝对高句丽进行的战争,本质上是在恢复中原的失地,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军事扩张。另一方面,高句丽在中国东北建立霸权,无疑会对中原造成严重的威胁,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唐高宗四代帝王都要攻打高句丽,便是这个缘故。随着高句丽的灭亡,唐朝在中国东北取得了霸主地位,其声威近及新罗,远及日本,唐朝在东北亚一国独尊的地位由此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