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瓦罐坟”的习俗是怎么样的?66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看过《皇帝二大爷》的人,一定对剧中的“瓦罐坟”印象深刻,儿子亲自送60岁的老母亲入坟,每送一餐砌一块砖,直至坟墓完全封死,而老人只能在狭窄的墓中等死,每吃一顿饭就意味着离死亡更进一步,其残忍程度不亚于活埋,从伦理的角度来说还尤有胜之!
很多看过电视剧的人都对剧中这一幕表示质疑,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怎么可能会发生如此惨绝人寰的事呢!
那么“瓦罐坟”是否真的存在于历史之中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瓦罐坟”的传说
首先声明一点,在我国所有的正史中,均未出现过与“瓦罐坟”相关的任何记载,所谓的“瓦罐坟”只出现在野史和民间传说之中。
据《民间杂谈》记载,“瓦罐坟”是云南某地的一种丧葬风俗,所谓“瓦罐坟”就是先在地下挖出一个一人大小的墓穴,然后三面砌上石砖,只留一个出口,因为形似“瓦罐”,所以得名“瓦罐坟”。
与其他墓葬不同的是,“瓦罐坟”所葬的不是去世之人,而是活人!
根据当地习俗,年满六十岁的老人由子女亲自送入“瓦罐坟”,每日送一餐,每送一餐砌一块砖,连续三百六十五天,最后墓穴完全封死,而里面的老人会被活活饿死!
此外,如果这期间老人试图逃跑,或者破坏砌好的砖,会提前将墓穴封死!
整个过程极其残忍,无异于活埋,而且由子女亲自执行,有违纲常伦理,为天理所不容!
关于“瓦罐坟”的质疑
由于“瓦罐坟”不见于正史,所以史学界一直对其持怀疑态度,主要根据有两点:
第一,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治国思想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主张以“孝道”治天下,至今还流传着“卧冰求鲤”、“郭巨埋儿”等孝感动天的故事,而且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父为子纲,怎么可能会出现“活埋”父母这种惨剧人寰的事呢?
第二:杜甫在《曲江二首》写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礼记·曲礼》也有相关记载:“八十九十曰耄”。
如此看来,古代是有八九十岁的老人的,那么六十岁就送入“瓦罐坟”的说法显然站不住脚。
但是持质疑态度的人们显然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封建社会中是存在着很多不毛之地的,就比如王阳明当时被发配到贵州,而贵州在当时被视为“瘴疠”之地。
所以封建社会中一些文明没有开化的蛮夷之地是有可能出现“瓦罐坟”这种惨剧的!
而且近年来不断有考古队发现疑似“瓦罐坟”的古墓,所以说“瓦罐坟”很有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并非人为杜撰。
出现“瓦罐坟”的社会根源
那为什么会出现“瓦罐坟”这种有违伦理的人间惨剧呢?原因有二:
首先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社会生产力的低下,由于生产力低下,村落中因为年迈而难以从事劳动的老人就被视为“多余之物”或者是“无用之人”,为了节约口粮,避免资源“浪费”,就有了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被送入“瓦罐坟”的规定。
而且这些生产力低下的地方大多文明不开化,所以他们没有“孝道”或者说“孝道”的观念很薄弱。
其次就是因为封建迷信,一些蛮夷之地会认为老人过了六十岁还健在,就是在侵占后人的寿命,所以《皇帝二大爷》中称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为“阴世”之人,也就是说在他们看来,人的寿命就是到六十岁,再多就是“盗取”后人福缘,如此观念之下,“瓦罐坟”也在意料之中了。
小结:
“瓦罐坟”是一种极其罕见的丧葬习俗,只存在于一些蛮夷之地,实际上中国从古至今都十分注重“孝道”,孝敬老人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但这里面却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生产力的高低可以决定社会的文明程度,之所以会有“瓦罐坟”这种惨剧发生,根源就是食物不够,生产力低下。
管仲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只有先让人们吃饱肚子,才能谈精神方面的东西,所以我们今天要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首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先把“蛋糕”做大,再想办法把“蛋糕”做好!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