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也听过许多旦角戏,我听过荀慧笙,尚小云,吴素秋,张君秋等名家,还有侯玉兰,李玉茹等小名旦。不过我没听过梅兰芳和程砚秋,也算是没赶上。荀慧笙的戏,没有给我好感,因为我听的时候,他的年纪太大了,大胖子演红娘,真难受。花旦小翠花给我的印象很深,他演戏时都“踩寸子”,就是脚下踩着跷,像是古代女人的小脚。我看过他演的战宛城里的张秀的嫂子,演的惟妙惟肖。
小生戏,我听过叶盛兰的群英会里的周瑜,不但唱得好,表演也精彩的很。姜妙香的四郎探母里的杨宗保,那大段唱,就是他安排以后才有的,那真过瘾!丑角里,我看过萧长华演的群英会里的蒋干,审头刺汤里面的汤勤,那真是演活了。我看过马富禄演的打渔杀家里的教师爷,精彩之极。
武丑,我看过叶盛章,那真叫绝了。他演的戏最好的是短打武丑戏,如他演的时迁,杨香武等精彩极了。他在那时的戏里,能健步登上摞起来的三张桌子,然后从上面翻下来,落地无声,轻如飞雁。现在的武丑还没有比得上的。
我听过戏的戏园子,经历时日的变迁,大都没有了。我听戏的那时候,北京的戏园子大都在前门外。
从前门大街进大栅栏口,有一条街叫粮食店,就是六必居所在的那条街,在这街上有个中和戏院,是个很古老的戏院,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等许多名家都在这里演出。尚小云的荣春社曾长期在这里演戏。
在大栅栏里,有三庆和庆乐,都是从清代就是著名的戏院。众多名伶在这里演出。我去的最多的就是这两个戏园子。在这里听过很多精彩的好戏。在前门大街东面还有广德楼,也是有名的老戏园子。
在西长安街,离西单不远就是长安大戏院,这30年代建戏院,比前面说的那些要宽阔。很多好戏也在这里演出。
在东安市场里有吉祥戏院,由于地点好,十分繁荣,很多名角在这里演戏。我在这里听戏的时候也很多。现在吉祥戏院已经没有了,其实我上面所说的那些戏园子也都没有了。长安大戏院,已经重建了。
想起这些戏园子,就想起我听过的戏和那些名角,但大都不在人世了。但他们的艺术传给了下一代。现在的新人在继承着他们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