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关粽子的记载,最早是什么时候,粽子的起源如何。你知道粽子的起源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端午将至,便来说一说粽子。
关于此节日的由来,想必不用多说,因地域不同,说法不一,而如今最广为流传的应是祭奠屈原一说,据《续齐谐记》载: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而在江浙一带,还流传着端午“迎涛神”和“奠曹娥”的习俗,这一说则来源于对吴国伍子胥和“曹娥寻父”的纪念,在《荆楚岁时记》和《会稽典录》中分别有所记载。
但其实,据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中说,端午作为祭祀的节日在中国古代由来已久,距今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也就是说早在夏商周三代时期,便能寻到踪迹。
而“端午”一词始见于晋代周处所作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其中所提到的“角黍”,则是如今“粽子”最早的名字,相比之下,“角黍”之称则更为形象,“角”即粽子的形貌特征,有三棱角,而“黍”则是说粽子内所包的黍米。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对此也有解释,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
历史上关于粽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
“粽”字本为“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
如今粽子成为端午节日的吃食,成为不少人的心头好,南咸北甜,口味更是千变万化,众多商家也借此时推出各式粽子礼盒,可粽子和端午有着怎样渊源,其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文化和寓意呢?
粽子雏形,源于“包烹”
关于粽子的起源,很多人应是推崇祭奠屈原一说,并相信是从南北朝以后,民间百姓祭奠屈原,开始有了粽子,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有记载,颇有一些奇幻色彩: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 。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
百姓对忠义之士的敬重弥笃,便以此相沿成俗。
然而,真要说到粽子的起源,或许还要追溯到更久以前,说法众多,最让人信服的是“包烹”之说,早在50万年前,人类发明用火熟食时,为了适口,便用树叶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熟后剥叶而食,这虽不叫粽子,却已有粽子的雏形。到了十万年前的石烹时代,人类在地上挖坑,坑中垫兽皮,再注水其中,投入烧烫的石子使水沸腾,煨煮用植物叶子包裹的食物,直至成熟,这与当今蒸煮而食的粽子则更为接近。
祭祀之食,无关端午
前面说到,粽子早被称作“角黍”,这一名字来源于春秋时期。
据记载,春秋时期,人们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皆属于“籺”的一种,春秋兴祭祀,逢年过节,上至帝皇贵胄,下至平民百姓,均有拜神祭祖之俗,而籺便是人们在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神祭祖的贡品,而这种习俗可追溯到三代时期。
为何用菰叶或竹筒包住祭食,或许有以下两种猜测:
1、以天然的植物叶或竹筒包裹实物,或许与古人敬畏自然、敬畏神明的观念有关。
2、将熟食进行包裹,或是出于一种保护心理,防止祭祀桌上的实物被野禽偷吃而冒犯神明。
3、牛角状的“角黍”在祭祀中拥有特别的象征意义,符合隆重庄严的气氛。
当然,这都是猜测,但也可看出,在当时,粽子并非是端午节日的吃食,而仅仅是作祭祀用。
魏晋时期,端午时食
无论是角黍还是筒糉,在当时都是用来祭祀的,然而,人们并不甘心让它仅仅高供于庙堂之上,在魏晋南北朝的诸多古籍记载中,我们可以发现,角黍和筒糉除了陈列在神坛之上外,也开始走向平民日常饮食中。
按周处《风土记》记载:
夏至节日食糉......,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二节日所尚啖也。
可以看出,在当时,角黍和筒糉已经是夏至和端午的节令食品,说明至晚到魏晋南北朝时,粽子已经完成了“南北合营”,不仅统一了名称,而且开始深入大众生活,成为了端午时候的专属吃食。
这一习惯真正的大范围的流行应如前面所说,在屈原投江之后,人们以此所开展的一系列祭祀行为,让这一习俗大范围的沿袭。
而自晋代开始,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肉、板栗等,且成为来往的礼品,并因其中所掺原料不同,而赋予不同的含义,如包有中药益智仁而被称为“益智粽”。
口味造型,不断发展
粽子自进入平民生活开始 ,因为农作物的不断丰富,其口味、造型都迎来快速的变化和发展,在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到了人民生活幸福指数较高的宋代,粽子外形更为美观,粽身还有红丝线缠绕,宋代杨无咎在齐天乐端午中写道: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午。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袅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其口味也更加丰富,有“以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还有以果脯为馅的“蜜饯粽”,苏东坡对此有诗句:
不独盘中见卢橘,时於粽里得杨梅。
宋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而值得一说的是,在2010年,江西德安县文物部门在一座宋代古墓里发现了两个实物粽子,墓主右手拿一根长40厘米的桃枝,桃枝上吊有两个棱形粽子。粽子长6厘米,宽3厘米,分别系于桃枝两边,外皮为粽叶,苎麻捆扎。专家介绍,早期粽子有祭奠之意,放入棺木中以示亲属的哀悼。两个粽子成双成对,象征吉祥如意。据考证,这或是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实物粽子。
而到元明两代,粽子包裹料已逐步发展,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再到芦苇叶,突破早前菰叶的季节局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品种之丰富,亦趋现代。
到明清时期:粽子成了吉祥食品,相传,那时凡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在赴考场前,要吃家中特意给他们包的“笔粽”,样子细长很像毛笔,谐音“必中”,为的是讨个好彩头。
文化内涵,寓意丰富
中国古代传统文人擅于寓物,所用所食之物,无不隐含深刻寓意,白菜被贯以“咬根”文化被众人所推崇,又因叶青茎白寓意“清白”、“至简”等精神寄托;萝卜辛而不伤,也被用来隐喻人之品格;而粽子背后,自然也有所承载。
1、粽与“宗”、寓意光宗耀祖
“粽”字的构成解释为与传“宗”有关的食物,“粽”与“宗”音近,也就是说祈求传宗接代,这样的说法不仅赋予粽子美好的寓意,也表明其最初的祭祀功能。
2、粽子谐音“中子”,有求子之意
粽子谐音“中子”、“众子”,也有多子多孙的寓意,人们在在粽子里包红枣、栗子,以及用彩线将其串成“九子粽”作为赠礼相送。
这一做法,颇有些历史,在《皇后阁帖子》中有诗句:
争传九子粽,皇祚续千春。
章简公在《端五帖子》对此亦有提及:
九子黏筒玉糉香,五丝萦臂宝符光。
3、阴阳调和的传统观念
其次,粽子还被人们揉进了中国传统的阴阳观念,古称“角黍”,因为黍又名“火谷”,火属阳,而包裹用的菰叶水生,属阴,所以是“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 粽叶的“阴”和米的“阳”相互转化、互为消长,呈现复杂而有动态的变化,契合中国传统的阴阳调和之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