铓又称冬锣。因锣脐突起呈乳状(半球形),而又有乳锣、奶锣、包包锣之称。是傣、景颇、佤、阿昌、哈尼、德昂、布朗、拉祜、傈僳、独龙、基诺、怒、彝、纳西、回、布依、土家、壮、苗、毛南、汉等族和克木人常用的敲击体鸣乐器。景颇族称崩,佤族称罗碰、格龙孟,德昂族称孟、巩蒙,独龙族称笼、冬等等。广泛流行于云南、广西、四川、湖南、湖北、贵州等省区和全国各地。
传说在很早以前,在云南金平的勐拉坝子,住着一户穷苦的傣族人家,年轻的女主人名叫南娥,勤劳、聪慧。一天傍晚,突然飞来一只美丽的孔雀,翅膀上悬着一面金色的圆盆,它在贫瘠的土地上轻敲了一下圆盆,随即发出“铓—汞”的音响,只见青草丛生、万物复苏、百鸟欢唱。南娥断定圆盆准是宝贝,第二天她跪请孔雀留下圆盆、创建家园、为民造福。孔雀答应了南娥的要求,对她说:“这圆盆叫铓,来自孔雀国,只要敲它一下,要什么有什么。”孔雀敲响铓、跳起舞,顷刻间,沙漠变绿洲,岸边起竹楼,楼下拴牛马,荒山长出了槟榔。随后,孔雀把铓赠给南娥,便展翅远飞了。从此,勐拉坝变得美丽富饶起来,傣家纷纷迁来在此安居乐业。是孔雀和铓给傣家带来了幸福和欢乐,直到今天,每逢年节喜庆之日,傣家人就情不自禁地把铓敲响,跳起欢乐的孔雀舞。
关于铓的来历,景颇民间这样传说:景颇族每年都要举行“目瑙纵戈”盛会,届时,数十里景颇山寨的男女老少都身着节日盛装,欢聚一起纵情歌舞。最初跳“目瑙纵戈”只有增疆(用树干制作的大长鼓)伴奏,非常单调。一位景颇老人在傣族寨子里看见了铓,便用水牛换了几面带回景颇山,到跳“目瑙纵戈”时就用铓和增疆一起伴奏,人们精神振奋热烈欢舞,有时还通宵达旦。此后,铓就成了景颇人离不开的乐器了。
通体用青铜铸成,圆盘形,中心突起呈半球形乳状,铓面不平坦,边缘部分也有一圈突起,铓边比其它锣稍宽。铓体大小不一,规格较多。常见的铓一般可分为大、中、小三种。大铓面径40厘米、边宽6厘米、乳脐直径7厘米、乳高5厘米;中铓面径30厘米、边宽5厘米、乳脐直径6.5厘米、乳高4厘米;小铓面径20厘米、边宽3.5厘米、乳径6厘米、乳高3厘米。铓面边缘突起高度0.5厘米~1厘米,铓边一侧钻孔系绳。此外,最小的铓,面径仅9厘米、边宽1厘米,音高可达a2;最大的铓,面径72厘米、边宽14厘米,音低可到f或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