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孟儒学派
〖思、孟儒学派〗包含《韩非子·显学篇》所指的“子思之儒”、“孟氏之儒”。该学派创始人子思。子思,姓孔,名□,字子思,春秋战国之际曲阜(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的孙子,子游的门人。孟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今属山东)人,拜子思的门人为师。于思学说,本于子游,但又创造“五行”说。“于思倡之,盂轲和之”。孟子也传承了“五行”说,虽然没有表述为金、木、水、火、土,但有仁、义、礼、智、诚。孟子又提出”改善”说。认为人性善”是先天赋予的(《孟子·告子上》)。与生具来。人人皆有“恻隐之心”、“善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也即具有“仁、义、礼、智”“四端”(《孟子·公孙丑上》),端,即萌芽、出发点。孟子的社会政治主张是“行仁政”(《孟子·梁惠王下》)。他发展了孔子的“仁”说,而提倡“仁政”,说:“行走—政,必自经界始”,就是把恢复井田制视为“行仁政”的原则的、首要的条件。此外还要求对士“尊贤使能”,对商人减轻赋税负担。“仁政”说的思想基础是”性善”论和“贵民”论,说:“民为费,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社会观。认为国君传位给下一代国君,不是出于私人的意志,而是“天与之”。国君所以成为国君,也经过了“天”事先对他的培养和锻炼。说:“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苫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强调人们必须认命、顺命,说:“莫非命也,顺受其正”。该学派著作有《中庸》、《孟子》。